朱砂算什么,还有huáng金,白银,磁铁,雄huáng,铅……只有你想不到,没有炼丹用不到的。
杨建国张了张嘴,说的好有道理,他竟然没办法反驳。
江一执拿着铁铲走到别墅外面的小花园里,也不在乎会不会断根,一股脑的铲了二三十颗人参出来,然后直接上称,掐了几根参须之后,不多不少正好两斤。
看的杨建国眼角直抽,一颗心哆嗦的厉害,这可都是白花花的钱呐,随便拿出去一颗都是无价之宝。
将所有的东西全部准备好之后,杨建国把所有的保镖全部赶了出去,自己则暗搓搓的躲在炼丹房的角落里。
江一执不以为意,他掏出八枚玉牌,他这几天修炼得到的紫气将近一半都用在了刻画这套引火符上面。
他将玉牌依次安放在丹炉上相对应的凹槽里,然后将一系列的金石矿物一份份的扔进炉膛中。指xué一掐,炉膛之中突然燃起一道紫火。
道家认为天然金石矿物中含有大毒,所以必须用火炼的方式来制服它们的毒xing并提炼出矿石的jīng气。比如丹砂中的牡土之气,白银中的弱土之气等。
而人造的丹炉本身也不简单,它能将不同的金石中所含的jīng气合而为一,再佐以各类药材。随着药材的融化,矿石中的jīng气就会被提炼并浓缩汇聚到药物里,配上药材本身具有的生气,最终炼制成为丹药。
首先被投入炉膛的便是那两斤人参,然后是苍术、知母、乌药等,足有上百种。
道士炼丹靠的从来都不是什么高超的术法,而是对火候的把握,每一次投放药材都得掌握好时机,快一分慢一分都不行。为什么古代那么多道士,却多是一些坑蒙拐骗之流。一是因为珍贵的药材难得,二是越是上好的丹药,配方越是复杂,炼制的时间也就越久,动不动就需要七七四十九天,期间哪怕是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炼丹失败,因而要想培养出一个丹师出来可想而知得消耗多少资源。
更别说好不容易炼制出来的丹药自己吃还不够,又怎么可能轻易的献于他人。
就连江一执上一世的师门太元门可算的上是当时极负盛名的名门大派了,倾尽全门之力也不过是培养出来了寥寥两个丹师。江一执这一手炼丹术也是在他当上国师之后,手里资源多了才开始学的。
他现如今能仰仗的也正是这些经验。
等到最后一味石斛投进炉膛之中,已经是傍晚时分。一旁的杨建国肚子饿的直叫唤,偏偏他想第一时间看到成丹的样子,所以只好qiáng忍着。
就在此时,丹炉中的紫火骤然熄灭,江一执神qíng一松,终于成了。
江一执打开炉盖,一股沁人的药香四散开来。
杨建国不由的踮起脚,试图追逐这迷人的药香,仿佛一刹那,原本嗷嗷叫唤的肚子也消停了下来。
他凑过来,眼看着刚才堆在角落里不下于五十斤的药材变成了炉膛中心的一小捧紫光流转的药丸和黑不溜就的残渣。
江一执将炼制好的二十一颗丹药装进特制的玉盒之中。看着炉膛之中剩下的看起来比成型的丹药还多的药渣,不禁摇了摇头。到底是生疏了,他如今炼制的不过是最低等的养气丹,若是以往,一炉药材的成丹率起码也有百分之九十,现在怕是一半都不到。
他另外拿出一个木盒,将剩下的药渣装起来,他现在穷得很,一点也不能làng费。
这么想着,他看了看一旁的杨建国,将药渣分出来一小撮又拿了一枚养气丹包好,递给他。
杨建国受宠若惊:“这是给我的?”
“这些虽然只是药渣,却也比单纯的食用人参qiáng上不少。你平时喝茶的时候放一点进去,就当做是qiáng身健体了。还有这枚养气丹,”江一执想了想:“你这身体怕是虚不胜补,你把这丹药用水化了,每天喝上一杯就差不多了。”
杨建国立即将之前对江一执炼丹还用汞的疑惑抛之脑后了,他当即将东西接了过来,一边往兜里揣,一边问:“这得加多少水才合适?”
江一执琢磨了一会儿:“你照着你家浴缸那样的分量加就行了。”
杨建国喜滋滋的点了点头,浴缸那么大啊,正好把父母岳父母都接过来,沾沾光。
说着,江一执拉开炼丹房的门,一低头,正对上大甲鱼高昂的脑袋。
“噗嗤——”大甲鱼叫唤了一声,眼睛从江一执的脸上落到他手中的玉盒上。趴在他背壳上的蜂王颤巍巍的飞起来围着江一执来回打转,发出急促的嗡嗡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