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陈美锦_作者:沉香灰烬(138)

2017-06-07 沉香灰烬

  顾德昭看了也颇为动容,不说别的,她这份心意就难得。还挑了《道德经》来绣,是想投他的喜好。

  “绣得十分认真,难为你了。”顾德昭笑着同顾澜颔首。

  顾澜微微松了口气,偷偷朝着宋妙华眨了眨眼。

  顾漪才定了亲,顾德昭最近见她也多些,便也含笑问她:“漪姐儿又有什么要给父亲的?”

  顾漪轻柔地道:“我比起长姐和二姐是不如的,只是为父亲抄了一篇赋。”她把裱成挂轴的字展开,小篆工整清秀,不乏古朴。“是《鹏鸟赋》,女儿读着很喜欢。”

  顾德昭看了十分惊喜,不禁连声赞赏她。“我们父女的心思倒是一起了,我也欣赏这篇《鹏鸟赋》,你写的小篆也十分好,我记得你馆阁体都写得一般,倒是难为费心练了小篆……”

  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篇赋。虽说看起来,写的心意不如绣的,但是顾漪一向不擅长书法,练了这么一手小篆写字,其实也是很有心意的。而且《道德经》作为道家圣典,做成女儿家的刺绣实在是有些污蔑了,不过是自己女儿做的他不好说罢了。这样端正严谨的写了,才能挂得出来。

  从父亲的神qíng就能看出他真的喜好了,顾澜见他看着顾漪的字赞不绝口,心里微微一沉。

  明明她才是做得用心的那个,怎么反倒是顾漪得到的赞赏更多……

  父亲又收了顾汐的礼,也称赞了几句。才带了小厮去了外院会客,宋姨娘一看就知道顾澜并未真的投其所好,和顾德昭冰释前嫌,反而又添了一点淡淡的厌恶,心中十分不平。

  她看了一眼顾漪的字,什么《鹏鸟赋》,顾漪不过请了开蒙先生教了几年,略识得几个字罢了,还最喜欢《鹏鸟赋》,她能读懂吗?

  要不是有人告诉她的,她能想得出来?

  她看向顾锦朝,她正在不紧不慢地喝茶,抬头正好对上宋姨娘的目光,淡笑道:“姨娘怎么看着像要把我生吃了一样,我可是怕了。”

  顾澜也明白过来,笑容收了,瞧着顾漪道:“三妹的赋是长姐选的吧?我也很喜欢。”

  锦朝放下茶盏,按下顾漪的手,向顾澜轻和地说:“《道德经》做成刺绣,不免污了圣名。你当然要喜欢漪姐儿的写的。”竟然是要维护顾漪。

  顾漪心中微动,不觉拉着了锦朝的手。

  “二夫人正在母亲那处探望,我要先走一步了。”锦朝说完,带着顾漪和顾汐离开了鞠柳阁。

  父亲生辰,祖家的顾五爷过来吃酒,二夫人也过来看看母亲。锦朝到斜霄院的时候,二夫人正和母亲说话。母亲看到她和两个妹妹过来,忙让她们过来给二夫人请安。

  二夫人含笑让她们起来,又每人赏了一样礼物,用檀木盒子装着。“你们上次来拜见太夫人,我也没有给见面礼,如今可要补上的。”

  锦朝收了道谢,顾漪与顾汐也谢过,二夫人拉了顾漪过来:“听说你和武清杜家的六公子定了亲,那六公子一表人才,读书又好,以后肯定是有前程的……”

  纪氏也笑着说:“我看着也好,漪姐儿都定了亲了,咱们澜姐儿不知道还要什么时候……”她拉着锦朝的手,笑得有些黯然。

  锦朝心里微紧,反握住母亲的手。没服用大huáng之后,她不太犯咳嗽了,不过身体并没有十分好转。

  “朝姐儿长得如花般好看,自然不愁的。”二夫人安慰纪氏,“我也替我们朝姐儿留意着合适的。”

  锦朝笑笑说:“我倒是想一直陪着母亲不嫁。”

  说到嫁人,不知怎么的,她却想起陈玄青那张冷漠的脸。

  纪氏叹了口气,说她:“说话还想没长大一样。”

  宋姨娘沉着脸回了临烟榭,巧薇正站在庑廊下等着她。见她走过来,屈身行礼道:“姨娘……人找到了。”

  宋姨娘错愕地抬起头,竟然真的找到了!她本是试着让巧薇去找,万一这丫头死了、嫁到别的地方了、或者已经换了名字嫁人,谁也不知道呢。谁知道偏偏让她找到了。

  她沉了口气压制自己心中的激动,道:“进来说。”

  进了内室,巧薇关上了门。和宋姨娘说她是这么找到这个玉屏的。

  “顺天府只有三家李记糖炒栗子,奴婢着意打听过,都是老字号,开了十年以上。奴婢才循着去找,在其中一家附近发现了她。丫头们的名字都是主子取的,回到老家多半会叫回原来的名字。但这玉屏不一样,她父母早亡,回去后兄长就又把她卖了,卖给一个年老的鳏夫做妻,还叫的玉屏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