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氏眼眶酸涩,忙接了手,往小山dòng里拿,“歇一会再去拿另外的吧!”
“会编筐吗?”裴芩把野柿子放下,问方氏。
方氏看看用衣裳包着的野柿子,点点头,“编的不好。”
“能盛东西就行!你们先吃着,我再去拿那些柿子!”裴芩穿上外衫,继续上山。
三丫连忙跟着一块。
走到半路,三丫不走了,还死拽着裴芩,压低声音,“有野山jī,长姐!”
裴芩侧耳听,四处察看,手里握紧棍棒。
找了几圈,裴芩有些泄气的看着不远树上蹿走的灰huáng色的身影,“跑的飞快,还会上树的松鼠,咱根本抓不到!走吧!”
三丫遗憾的看了看,跟着她走。
走着走着,裴芩停了下来,“走!”朝着松鼠那棵树就过去。
三丫正疑惑。
裴芩到树下,三下五下爬到树上,从树dòng里掏出一堆松果瓜子核桃仁,“回去当零嘴吃!”
“长姐!这东西咋会在树dòng里啊?”三丫好奇。
“这是松鼠存的过冬粮食。”裴芩搓了一块核桃仁扔进嘴里。
三丫看了看兜里的gān果,“那咱拿走吃了,松鼠就没得吃了!”
“咱都快要饿死的人,管不了它们了!没吃它们的ròu,已经对得起它们了!”裴芩摸了下她的头,又掏了几个树dòng,装了满满两大兜,这才包上野柿子往回走。
家里很少有零嘴,即便有,也很少轮到姐弟几个。那些gān果拿回来,三丫四丫不舍得吃,裴文东不敢吃。
“这些也能卖钱,还是别吃了!”四丫看着那一小堆,能卖两文钱就能买四个杂面馍馍吃了。
“以后再掏了再买,今儿个的就拿着吃吧!”裴芩已经拿着吃了起来。
“吃吧!”方氏犹豫了下,跟几人道。
三丫看了看裴芩,拿了一把给方氏,又给最小的弟弟。
娘几个这才都吃了起来。
天色渐晚,裴芩靠着山壁,在dòng口点上了柴火。
方氏就着火光用长糙编着筐子。
裴芩看了下,又搬过来些石块,堆在dòng口,把方氏她们捡的gān柴围着一圈,真有野shòu来,也能防一点。
方氏忙了半夜,乱乱的思绪,才随着冷风和暖火渐渐的平静下来,看着都睡熟的几个娃儿,又给火堆添了一圈粗gān柴,这才斜倚在一旁的gān糙堆上睡着。
次一天,天刚蒙蒙亮,方氏就起来,看火堆已经灭了,还要再点火。
“不用点了,我们收拾一下,这就走吧!”裴芩打个哈欠,伸着懒腰道。
“好!”方氏把野柿子都装在编好的软筐里,又叫醒裴文东三个。
“别去那么多人了吧!能剩几文钱路费。”四丫看着提议。
“要走一天呢!都去!山上没吃的,也不安全。”裴芩摸了摸九文钱,背着野柿子,招呼。
“都去吧!”方氏也不放心。
四丫撇了下嘴,不说啥了。
娘几个踩着晨霜,一路下了山,朝着县城进发。
☆、第二十六章:赚点小钱
因为只有九文钱家当,方氏是准备走着去县城的。
几十里路,还背着那么多野柿子,裴芩不愿意走,找了驴车坐。九文钱一下子花掉了五文。
四丫的嘴噘了老长。
方氏也心疼的不行。
“钱花了再挣!”挣钱就为了花,没了再挣。虽然现在缺钱,但为了节省苦着自己,不是裴芩的作风。
方氏无奈,但几个人背着柿子走到县城也实在远,就默许了。
同车坐的人,看她们娘几个还以为是走亲戚的。
东阳县在距离太平镇四十里外平原。
驴车走了一个多时辰才赶到城门外。
娘几个出了方氏小时,都没来过县城。看着高耸的城墙城门,裴文东拽着方氏的衣摆,不敢乱走。
裴芩背着一筐野柿子,“走!”
进了县城,看着来往的人,裴芩抓着一个汉子问了下路,就朝着菜市那边走。
方氏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出过门,看着人来人往繁华的县城,有些恍惚的跟在裴芩后面。
到了菜市,裴芩四处瞅了下,就在一个卖野山jī野兔子和野蜂蜜的汉子旁停下,笑着招呼两声,给了几个野柿子,跟人说通,在人家旁边拼了个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