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之上》这部影片,陆嘉和周和怡有去看首映,对比前世的那部影片,剧本仍然鬼魅迷人,穆思安的演技也是有大爆发,可是这特效水平也就是国内的一流水平,看的时候沉醉其中,看完的时候总不免想,如果特效更bī真的话就更好了,于是这点缺陷,就被粉丝们来来回回遗憾地重复,而张玮玮在微博上,也忍不住露出了昔日身为文艺片导演的倔qiáng和酸腐,直言攻击并艾特陆离影视传媒的官博,称董事会外行指导内行,毁了他的片子。
可是,叫陆嘉来说,张玮玮的这份言辞是十分不恰当的。
餐饮公司今天赚今天的钱,利益那是实打实的,可是影视这个行业却不行,现金流占用太大,钱都被预付款给占去了,别说今天可能赚的是昨天前天的钱,今天花的,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赚回来。投入大,回收期长,可是如果碰到好项目,那利润也让人心惊,所以这个行业啊,得是个大心脏的人玩的行业。
董事会每批准一份预付款,都是要担风险的,这考虑的不只只是股东的利益,更是要考虑全公司上上下下的利益。谁知道某个项目会扑会赚?难道董事会就不知道,电影历史上有很多高投入却滑铁卢,以及低投入却咸鱼大翻身的例子吗,他们就不知道,有那原本不被看好的导演和演员,突然一pào而红的例子吗?他们当然知道,可每个电影剧本上又没写着未来,每个人也看不得未来的成绩,如果次次大投入,分不清该赌不该赌,那公司早就垮了。
张玮玮只从他个人得失出发,却不考虑公司的利益,这才是真正的外行指导内行。他原本可以接着这次大丰收来从陆离影视传媒公司获取更大的投入和支持,可是他在微博上直接和董事会扛了起来,虽然很快就删除了微博,可还是有很多他的粉丝和好事者冲去陆离的官博下怒骂,什么难听的话都能说得出来,董事会不想和他计较,明面上并没有处罚,却已经心寒了。
文艺片和商业片鸿沟那么深,张玮玮第一次的转型之作就要拍大制作,董事会批的预算已经是国内一流大制作的预算,在院线和宣发上也是鼎力支持,自认已经是付出了极大的信任。这次是他们看走了眼,却不知道张玮玮心中那么不满。这之后,张玮玮报过来的项目也都该批的批,该驳的驳,可明眼人都知道,他已经失去了公司的支持,去年上映的他的电影,反响不冷不热,也没在市场上冒出太大的火花。
陆嘉之所以想起这个张玮玮,是因为正在逐渐接收公司业务的陆嘉,正在翻阅公司旗下签约的艺人、导演、主持人等资料,这些资料,是按照合同到期时间排列的,而在合约即将到期的张玮玮的资料批注下,董事会的的意见是不予续约。
陆嘉拿起签字笔,签下“同意”二字。
这个张玮玮,算是被自己的莽撞害死了。也许他还会转投别的影视公司,或自己开工作室,但是不论以后他取得多少成就,捧多少大奖,陆离影视传媒公司都不会有丝毫遗憾。陆离爱惜人才,愿意给他们充足的发展空间,可并不意味着,要把自己的脸捧到别人脚下踩。
莫欺少年穷和回乡再炫耀,原本就是个人的自我安慰而已。偌大的陆离公司,旗下人才济济,不缺这一个人才。
倒是这穆思安,陆嘉得把他留住。
张玮玮的《河流之上》让穆思安得到了他的第一次影帝,在那之前穆思安虽然靠自己的实力接过几个电视剧的男主角,但是并不出名。很多时候,一个演员要出名,不仅仅要靠着自己的实力,更是需要和一个好的剧本、优秀的导演合作,只有大爆特爆,才能迅速提高一个演员的知名度,不然就只能靠资历和口碑说话。
穆思安的长相是越看越出彩的那种,很有韵味,可这种韵味并不肤浅,也不奶油,无法单纯靠着长相火,而他接的电视剧虽然口碑不错,但是也没有收视率很高的那种。张玮玮对他有知遇之恩,而穆思安十分懂得知恩图报,在前世,只要张玮玮需要他,他怎么着都会挤出档期去参演的,很念旧qíng。
不巧的是,虽然这两人签约的时间不一样,可是到期的时间就差五个月,陆嘉十分担心穆思安会毅然反顾地选择跟着张玮玮离开。
张玮玮如果有心,定是知道董事会对他的态度,说不定现在就开始拉拢班底了,而陆嘉很了解穆思安这个人,他不但实力够qiáng,为人谦虚用功,心xing很好,而且是很有天赋的那种演员。他的那种天赋不是一鸣惊人,瞬间震惊全场的类型,而是如chūn风细雨,感染力和控场力都很qiáng,如果这样的人才被张玮玮挖走了,那才是遗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