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锦年_作者:求之不得(89)

2017-06-01 求之不得

  沈修文是极有分寸的人,等到段旻轩回了有朋阁,便才起身告退。

  赵世杰道谢。

  “你来了?”段旻轩却不以为然,他在西暖阁呆得好好的,那丫头今日又怪异的,若不是赵世杰亲自来,他不会匆匆往有朋阁这厢赶。

  “呵,不然呢?”赵世杰一脸讽刺,“顾长宁的儿子和女儿都一窝蜂的来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你会不明白?”一面说,一面寻个地方落座。

  段旻轩就笑:“那他没有定安侯聪明。”

  赵世杰揶揄:“定安侯府是燕韩的名门世族,根基深厚,顾长宁不过是个平步青云的寒门学子,岂可同日而语?”

  段旻轩也笑。

  见他没心没肺,赵世杰只得开门见山,“你让打听的事,有眉目了。”

  言及此处,顿了顿,段岩会意出屋去守着,不让旁人进来。

  “说。”

  “那我可先说好了,只是有眉目而已,不是确凿之事,定安侯府在韩燕也不是朝夕之臣,能探得消息就不错了。你听说过十余年前的惠王之乱吗?”

  段旻轩摇头,燕韩国中的事qíng,他哪来知晓。

  更何况还是十余年前的叛乱之事?

  赵世杰就道:“惠王是殿上的亲弟弟,从小天子国人,颇受先帝宠爱,太子之位都险些易主,殿上自然防他。十余年前,赶上天灾,西边的郡县饿死了不少人,赈灾的款项迟迟下方不来了,惠王就举兵叛了,当时这场叛乱牵连了不少人。就连内阁大学士,陈太陈阁老一家都遭了灭顶之灾,陈阁老是三朝忠臣了,殿上是一点没留qíng面,陈家一个没留。”

  “然后?”

  “所以说此事是眉目而已,不是确凿之事,听闻其实陈阁老还有个孙子,当年过继给了远方表亲,少有来往,才幸免于难。”

  过继?

  段旻轩疑惑。

  赵世杰点头,“是过继,此事太过隐蔽,韩燕国中都少有人知晓——这户人家姓孟。”

  段旻轩抬起头来,举在唇边的茶杯都凝在空中。

  “定安侯的妹妹沈芜,就是在那年出嫁后离京的,你说是不是巧合?”

  段旻轩不语。

  “沈芜过世前,怕孟云卿一人孤苦无人照料,才会写信到定安侯府,定安侯是何等心xing之人,他敢冒大不韪把孟云卿接回侯府,自然是极其宠爱沈芜这个过世的妹妹的。我看这事,侯府从上到下,除了老夫人和定安侯,没有第三人知晓。此事关联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你不要在燕韩国中乱来。”

  第043章 赴宴

  折子戏听完,一下午的时间也打发了多半。

  老祖宗爱热闹,每逢假日也都会请戏班子来府中唱戏,府里的夫人姑娘们也都是爱听的。

  沈媛难得回门,顾昀寒又是客,下午的戏就请了二人来点。

  沈媛还好,顾昀寒就觉乏味得很。

  让她骑马练剑可以,陪一屋子的女眷在戏园子坐一下午,简直百无聊赖。若非父亲和母亲临行前的特别jiāo代,她实在坐不住。

  嫂子有喜,回门是好事,父亲让她一道来侯府却是因为宣平侯的缘故。

  父亲和兄长虽在朝中得了殿上宠信,终究比不过定安侯府这样的世家贵族,才会让兄长和定安侯府结了亲。她自幼得殿上和皇后的喜爱,一般的贵族子弟父亲自然看不上,对顾家也没有大用。

  父亲胸怀大志,她是父亲的掌上明珠,她理应入宫角逐。但朝中虽有太子,局势却尚不明朗,父亲不敢轻易拿她下注。

  她的婚事也就一拖再拖。

  宣平侯府却不同。

  宣平侯府虽不在韩燕,底蕴却远非燕韩国中那些豪门贵族可比。朝中局势再不明朗,只要同宣平侯府攀上了亲,无论日后国中登基的是几皇子,都会借顾府的名义向苍月抛出橄榄枝。

  她本就生得极美。

  自幼时起,又是燕韩国中名门贵女的典范,是公子哥们争相追逐的对象。

  宣平侯府,她自然攀得起。

  只是没想到在西院晃了一日都没有见到宣平侯。

  幸好嫂子聪慧,借着家宴的缘由,怂恿侯夫人邀请了宣平侯,她才耐着xing子在定安侯府待了一日,终于熬到闹腾得折子戏结束。顾昀寒起身辞别,下午日头大,她出了些汗,去换些衣裳。

  世子夫人自然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