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给她的钱和票都用在自己身上,谁都不要给,以尽快养好身体为要。他会单独给周小全一份,供他上学,不会亏待他,让周小安只要顾好自己就行。不要舍不得用,他以后还会给她寄。
周小安吸吸鼻子,她不是没被人关心过,相反,她从小得到的关爱比大多数人都多,可不知道为什么,小叔这几句gān巴巴的关怀却让她很感动。
大概是因为穿越以后周围的环境太匮乏艰苦,作为周小安,给她最多最实际关爱的长辈只有一个小叔,所以显得特别珍贵吧。
周小安在心里又重复了一遍,以后她日子过好了,一定要好好回报小叔!
第三,好好在单位住着,不要参与家里的任何事,能少回去就尽量少回去。如果必须回去,一定要跟周小全一起回。
在“能少回去就尽量少回去”这几个字下面,小叔划了重重一条线表示让她重视起来。
周小安觉得小叔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所保留了,没说不许她回去。她决定写信告诉小叔,她是能不回去就不回去的。
对房子的事,小叔也简单地给她做了解释,没说动机和以后的打算,只是讲了两句事qíng的经过,目的也是为了让周小安尽量置身事外。
好在周小安已经习惯了小叔这种做事风格,也并不觉得他有必要跟自己解释什么,他说这么两句,她就觉得是意外之喜了。
真是非常容易满足又好打发。
第四,遇到紧急qíng况,去找公安局的许有才副局长求助,他已经打好招呼,许叔叔肯定会尽力帮她。
如果有跟许叔叔不方便说的话,去找公安局人事科的赵科长,她是小叔战友的爱人,为人非常和气,让周小安不要怕,什么事都可以跟她说。
周小安把这两位的联系方式反复念叨两遍,有急事她肯定是会去求助的。
然后,就没了。
周小安把信纸反复看了两遍,上面那些内容只写了半张纸,下面是龙飞凤舞的一个签名:周阅海。
然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连例行的为革命事业努力奋斗之类的话都没写一句,说完事儿就停笔,一个字都不肯多写。
周小安眨巴眨巴眼睛,那她要怎么回信?也像小叔一样写谈话摘要,一二三四列出来,像考试写作文一样,内容控制在八百字?
不过,事实证明,周小安想得太简单了,她需要纠结的可不止是内容问题,首先这个称呼就够她为难的了。
小叔叫她“周小安同志”,她该叫小叔什么呢?周阅海同志?
周小安摸摸胳膊上的jī皮疙瘩,觉得如果这样写称呼,她后面肯定比小叔写得还gān巴。
一边写一边想着周阅海同志正襟危坐满脸严肃地盯着她,她写不下去呀!
空间里一切东西都是静止状态的,就是在纸上写字,出了空间就会恢复一片空白的状态,周小安忍到第二天早上才开始给小叔写回信。
“小叔您好:”周小安最后还是决定叫小叔。
就这么叫了,不让叫再改呗!
不过,以小叔的个xing,即使觉得她这样称呼不够严肃郑重,也肯定不会开口让她改的,最多也就是皱皱眉头就过去了。可能眉头都懒得皱,最有可能是无视这几个字。
他惜字如金不肯为了这种小事làng费口舌嘛!
周小安觉得自己掌握了一项小叔的软肋,以后可以继续这样耍耍赖什么的,小叔不会在这种小事上跟她计较的!
话又说回来,她跟小叔能有什么大事?都是可以耍赖的小事嘛!
周小安高兴得摇头晃脑,纸上的字又开始东翘一笔西翘一画,昨天樊老师的教导都给忘了。
周小安写起信来可不在乎长短,啰啰嗦嗦地把跟小叔分开以后的事事无巨细地都汇报了一遍,连夏天的时候要带着花布去跟崔小麦一起做鞋都说了。
重点提了三太公要过继小叔的事。
这事儿可不能不重视,现在这个年代,老家来人的说话分量在单位非同一般的重,特别是在部队,更加重视这些。小叔这些年出生入死的,要是让三太公胡搅蛮缠给影响了前途,那多冤!
“二叔公说他会好好看着三太公,我知道的不多,小叔如果有什么疑问可以问二叔公,在这件事上他老人家是站在小叔这边的。”
周小安很实事求是地jiāo代一番,事关重大,她可不敢揽事儿,万一耽误了小叔的事可就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