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安眼里的泪水簌簌而下,使劲儿点头。
他还不知道他最在乎的两位老人,一位让自己沉浸在往事的假象里不敢面对现实,一位已经危在旦夕……
那就让潘明远带着希望走吧,看不到这些无可奈何和生离死别,可能他以后的日子还会过得轻松些。
他这二十多年过得太苦了,背负了太多不该他背负的东西,他需要一点幻想和希望来支撑以后的人生。
“想不想听故事?太婆和我们的故事。”
太婆家以前是耽美书斋,祖上曾经出过道光年间的知府,后来也有过不少读书入仕的祖辈,到太婆父亲这里才彻底败落,赌掉了全部家产,要不是太婆母亲刚烈,带着她离家逃跑,她也被押在赌桌上了。
可是逃出来以后母亲就去世了,太婆带着一个贴身侍女身无分文无路可走,侍女请求太婆卖了她好自保,太婆却放她回去跟青梅竹马的恋人成亲,自己把自己卖到了潘家。
本来是当丫头的,可被老太太看上,被迫成了潘家生儿子的工具。
太婆生了三子一女,每一个孩子都是刚落生就被抱走,太婆一眼都没有见到。
后来潘老太太觉得儿子够用了,就把太婆撵到乡下老宅,再不让人看她一眼。
太婆想念儿女成狂却毫无办法,直到那个被她放走的侍女找来。
侍女就是樊老师的母亲。
樊妈妈一家进入老宅做工,明里是家里的佣人,暗里一直照顾陪伴着太婆,樊老师和他的大哥也跟太婆非常亲近,让她对儿女的思念也有了寄托。
樊老师从小跟太婆感qíng就好,后来他上学也是太婆资助,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儿子一样爱护,暗地里太婆一直叫樊老师的小名黑牛,樊老师则叫太婆姆妈。
后来潘家把潘明远送来,樊老师爱屋及乌,对潘明远也非常照顾爱护,一家人其乐融融,过了他们这一生最幸福美满的几年时光。
等潘于锦绣找来,樊老师和她一个要为自己敬若母亲的人讨回公道,一个要为自己和儿子报仇,一拍即合,开始合起来算计潘家。
后来的十多年,他们表面上一个是潘家公正无私不参加任何派系斗争的冷面会计主任,一个是冲锋陷阵为潘家壮大发展呕心沥血的女qiáng人,暗地里却合作了无数次,将潘家偌大一份家业彻底掏空。
以至于到了解放前夕,潘家不得不退守老家沛州,放弃了其他一切生意。
解放前夕,潘家那么仓促地逃跑,连偌大的家底都来不及带走,并不是表面上林家所bī那么简单,更重要的原因是樊老师和潘于锦绣暗中做的手脚。
后来潘明远母子被当做弃子留在国内,无依无靠风雨飘摇,奉命守卫潘家秘密金库的樊老师宁可背上背主的骂名也要为自己挣一分政治资本,用以保护他们母子。
在樊老师的暗中保护下,潘于锦绣母子顺利地度过了前几年,可后来形式严峻,樊老师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先是潘于锦绣为了保护潘明远而跳楼自杀,后来林家为了矿脉图步步紧bī,竟然连乡下的太婆也不放过。
太婆危在旦夕之际,樊妈妈挺身而出。
她先是要求在沛州工作的两个儿子带她来城里享福,在村子里高调离开,半路却吃下老鼠药,临终只有一个愿望,用她把太婆替换出来,让太婆替她活下去。
兄弟俩偷偷潜回村子,把被批斗迫害得已经jīng神失常的太婆偷了出来,将母亲放到太婆的chuáng上,点燃了老宅。
就这样,樊妈妈成了被烧死在chuáng上的太婆,太婆则成了被樊老师兄弟俩接回城里享福的母亲。(未完待续。)
第二一一章 父子
“后来我们就遇见你啦!”潘明远讲到这一部分的时候脸上带着自己都没发现的甜蜜,“是你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下定决心动用一切关系去争取新生活。”
“太婆见你第一面就喜欢你。”潘明远轻轻碰了一下周小安的头发,“她说‘我们十六就应该找安安这样美好的女孩子做媳妇’。”
“太婆大部分时候都是糊涂的,经常不认识我,可是她却能一直认识你,安安,你跟我们家有缘。如果换一个环境,我死都不会放弃你……”
可是现在,他不能拖着她一起死。
太婆说“安安这么好的女孩子才配得上我们家优秀的十六”,可是她不知道,在这个年代,他们家十六所有的优秀都被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