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时光俏_作者:姣姣如卿(37)

  劳大姐给周小安解释,这老太太儿媳妇是农村的,孙子们的户口随母亲,没有供应粮,一家人生活很困难。

  老太太以前每年还能回农村老家分到点粮食,今年农村正在搞大锅饭,不分粮食给个人,他们家生活不下去了,就来工会闹,要房子,要粮食,不给就不走。

  周小安看看周围人好言好语地劝老太太,一句重话都不敢说,问劳大姐,“老太太是军属?”

  否则早被软硬兼施地弄走了,工会哪天没有来要房要粮的?随便他们闹,那工会还工不工作了?

  劳大姐点头,“小儿子在朝鲜牺牲了。”

  烈属,比军属地位还要高。老太太年纪大,身体不好脑子还糊涂,轻了重了都不好,真是烫手山芋,只能任她闹够了。

  可耽误工作事小,领导和群众看见了,怀疑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态度,再传出不好的舆论就更糟了!

  周小安想了想,走过去蹲在老太太身边,“大娘,我叔和我哥也都是军人,我叔还打过日本鬼子。我们家十二口人,挤在一间小房子里,我叔说国家困难,咱当军属的更得拿出风格来,不能给部队丢脸。”

  老太太不哭了,看着周小安,“你叔是个啥官儿?”

  “团长,”周小安又指指自己,“大娘,你肯定听说过我,我叫周小安。”

  老太太眼睛一亮,“你就是那个结了婚还是……”

  “对,是我。”周小安打断她,“大娘,我这事儿归根结底也是因为没房子闹得,你说是吧?咱工会的同志们一心为咱工人服务,可公平负责了,能解决肯定会给解决,矿上有困难,咱都得体谅一下……”

  周小安苦口婆心地说了半天,老太太扒拉了一下她头上的绷带,看到比自己家资格老过得比自己家还惨的,心里终于平衡了。

  劳大姐又一再保证,有房子肯定先照顾军烈属,老太太终于肯站起来回家了。

  老太太走了,全工会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劳大姐拉住周小安的手不放,“今天幸亏有你了!你可帮了大姐大忙了!”

  第十九章 难题

  劳大姐还真没夸张,周小安把老太太这么快劝走,确实是帮了她不小的忙。

  这几天工会正在跟厂委为了职工chūn节福利的事打擂台,要是让厂委的人抓住他们处理不好军烈属关系,从而大做文章,那他们就很被动了。

  这个年代,工人地位前所未有地高,工会还发挥着它该有的作用,为了工人的利益,工会是真的能做到跟自己厂里的领导们寸步不让的。

  周小安看看会议室里一大堆等着分发的物资,很有眼色地跟劳大姐告辞,“劳大姐,我还得去工段办请假手续,您先忙,忙完我再来找您说说话。”

  劳大姐拍拍周小安的手让她先去,办完事儿一定要过来,“大姐还有话要跟你说!”

  周小安拿着医生开的请假条和诊断书去了工段,顺利从段长那里开了病假条,因为骨裂要休息一个月,得去人事科找负责考勤的gān事报备,还要人事科科长签字。

  她一道道流程走下来,到哪都要接受大家的瞩目,在一片好奇和同qíng中办完手续,周小安qiáng忍着逃跑的冲动,跟大家道谢又道谢,总算走出了人事科。

  估计劳大姐也忙完了,她又去了工会。

  不料工会比刚才还热闹,一名中年妇女带着大大小小六七个孩子正在那哭呢,孩子们也跟着母亲哭,最小的只有两三岁,又哭又吓,脸色憋得红里已经透着青黑。

  母子几个穿得破破烂烂,瘦得只剩一把骨头,大冬天,几个女孩子的脚上甚至还穿着露着脚趾头的单布鞋。

  劳大姐软硬兼施地又是哄孩子又是劝母亲,还有一个工会gān事端着搪瓷茶缸给一个坐在椅子上的老太太喂水,老太太脸色很差,很显然是闹腾得要厥过去了。

  其他gān事都拿着劳保用品下矿区分发去了,见惯了这样闹哄哄的场面,他们早就不当一回事儿了。

  周小安没去打扰劳大姐,安静地看了一会儿,从角落里拿起笤帚和簸箕开始收拾地上的垃圾。

  先把散落一地的纸箱、编织袋、牛皮纸、打包绳收集起来整理好,这些都是刚才发劳保用品的包装,以后还有用处。

  又把其他零碎垃圾收起来,再去走廊尽头的水房洗了拖布,吊着一只手慢慢地把地上化了的雪水和泥拖gān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