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面、高粱面和玉米面都是带皮磨的,不放糠皮子都扎嘴,先都过一遍细箩,把里面的糠皮子和秸秆屑都筛出来。
从空间里拿出全麦面粉,这个颜色很安全,即使放了一大半面粉跟那几样混在一起,做出来的包子也是跟大家一样的黑huáng色。
把几样面粉跟老面用温水和好,盖严实了放阳台上等着它发起来。
好在周小安的超市是沛州本地的连锁超市,本地最常见的几种野菜常年供应,要包野菜包子一点不难。
摘了一盆最鲜嫩的荠菜,焯好水剁碎,不能放猪ròu,那就多放点猪油拌好。
然后就用到周家做包子的独家秘方了。
不是简单的把ròu馅和调料拌到一起,而是将猪ròu、笋丁、虾皮、葱姜和各种调料一起熬煮,最后形成浓稠的卤汁再拌到荠菜里面去。
这样做出来的包子荠菜鲜嫩滋味十足,非常好吃。
不过现在不能放猪ròu和笋丁,也没有虾皮,周小安想了想,把粉条和豆gān切碎代替,又放了点牛ròu粉做调味,熬出来闻着味道也非常不错!
周阅海回来的时候,周小安鼻子上顶着一块黑,手上一条烫伤的红痕,刚把馅儿拌好,兴高采烈地邀功,“小叔,我们晚上自己包包子吃!我都准备好了!”
发面、拌馅儿没难倒她,点炉子却足足折腾了半个多小时才弄好。
以前如果家里没别人,她从没想过自己做饭吃,家里有人的时候,无论是小土豆还是小叔,根本就不用她去考虑炉子的事,所以周小安来了这么久,还是没学会点炉子。
周阅海第一次回家没先洗手收拾房间,而是拉着周小安去擦脸上药。
然后拿另一个炉子做示范,仔细地教她升火点蜂窝煤。
教会了却给她下禁令,“以后自己在家不要点炉子了,实在需要用就拿一块蜂窝煤去别人家换个火回来。”
她可以不做,但不能不会。
会做却不做,那是有恃无恐。不会做,总有一天会因为这个受委屈。
教完周小安,周阅海挽起袖子把做饭的事儿包揽下来,“你都准备好了,我来包吧。”
周小安真不会包包子,就举着包得严严实实的手指头在旁边看着。
周阅海架势摆得十足,揉好了面他也懵了。
他也不会包包子,连怎么擀皮都不会。
这跟擀面条绝对不是一个套路,厨房新手周阅海同志再聪明也不可能无师自通。
最后还是把对门的宁大姐找来当老师。
宁大姐对周阅海一直都是好奇中带着敬畏,看他认真学着擀包子皮包包子,还请教自己怎么擀饺子皮,忍不住把周小安拉到一边偷偷打听,“你小叔有对象了没?想找个什么样儿的?”
这么好的男人真是让她忍不住有做媒的冲动。
周阅海擀皮的动作一顿,皱了皱眉忍着没打断他们。
宁大姐问这一句,他不知道要花多少力气才能在周小安那里岔过去。
这些天她就盯着他攒钱结婚的事儿呢,要是再盯着他相亲找对象,那日子可真没法过了!
可宁大姐问完一个还不知足,看看周小安拌的包子馅儿,又把目标指向了她,“小安,你想没想过再往前走一步?”
既然提起了这个话题,宁大姐也就不跟周小安见外,直接问她了,“你还年轻,要找可就得趁早!你跟大姐说说,大姐给你注意着点儿!”
周小安搬进来的时候樊老师就托付她照顾周小安,这么长时间相处下来,宁大姐对周小安的评价越来越好,也开始为她的事儿cao心了。
这么个模样好xingqíng好的姑娘,虽然做饭上有点欠缺,可看她拌的馅儿就知道是个聪明灵透的,肯定能学啥像啥,离了婚也不愁找人家!
“小安,皮擀好了,过来包包子吧!”周阅海实在听不下去了,“宁大姐,真是麻烦您了,待会儿蒸好了给您送几个尝尝,您给我们提点意见。”
这已经是变相地在撵人了。
周小安有点不明所以,宁大姐却不以为意,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呢,她也该回去了。
宁大姐客气了几句走了,周阅海却不让周小安包包子,“你手受伤了,不要动了。”
周小安觉得小叔好像有点不高兴,就很老实地乖乖坐在旁边看着他包。
前两个包得挺丑的,还有一个露馅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