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们能沉得住气,孩子们却忍不住要往桌子前面凑了。
一开始赵老太还能看得住,时间长了放松警惕,眼睛又不好使,择菜的功夫就让一个小男孩跑了过去。
韩大双看见了也不管,孩子们这段时间太亏嘴了,能抢着吃两口就吃两口,要不他们娘儿几个也是在家受气,公婆和丈夫回来了就得收起来,他们就再看不着了。
所以小男孩在母亲暗暗的鼓励下,手脚麻利地撕开纸包,揣了两兜糖,拿了几大块饼gān跑了。
另外两个也有样学样,扑过去就抢,老太太又是拦又是拽,不但没阻止孩子们,还把油纸包弄掉地上两个,饼gān撒了一地,几乎都碎了。
孩子们呼啦一下都跑了,韩老太赶紧收拾,碎饼gān是捡起来了,地上一层白白的糖渣,糖果包也散了开来,被孩子们抓得乱七八糟。
韩老太破口大骂,韩大双拉了花架子要打孩子,几个小孩子早跑没影了。
唐慧兰也赶紧告辞,却被赵老太拦了下来,给她的布兜里放了几个空纸盒,看起来还跟她来时拿着的样子差不多,才放她离开。
这是防止邻居们看见说闲话呢,真是想得周到。
唐慧兰走出赵家就小跑着去找周小安和沈玫,激动地压着嗓子跟他们报喜,“成了!成了!”
只要这份礼送出去,赵家就还不回来了,想不给她办事都不成了!
那饼gān的样子跟商店里卖得有点像,可凑近了看就知道,绝对不一样,做工用料都高级多了!赵家在沛州根本买不着!
还有那些糖果,那上面可都是写着“特供”呢!沈玫说级别低一点的gān部看都看不着!
三个人送完礼就赶紧走,周小安还不忘提醒唐慧兰,“下面就看大军的了!”
为了不让赵主任耍赖,还得给他添把火!
当天晚上,赵主任家乱了一场,三个孙子集体被狠揍了一顿,连媳妇都被儿子踢了几脚关在门外半宿。
赵主任在家里发了好一通脾气,第二天黑着脸上班,在家附近看到两个小孩在换糖纸,一个说这是特供糖纸,要一换二,一个说我们班赵qiáng家还有不老少,说是有人送给他爷爷的,我不换了我找他要去!
赵qiáng是赵主任的大孙子。
赵主任的脑袋嗡一声,这个小兔崽子!怎么这么快就拿出去显摆了!竟然还敢说是人家送的!这不是要惹祸吗!
可孩子的嘴是那么好堵住的吗?现在只能尽量把这事儿抹平了别出乱子才好!
老唐家的东西是还不回去了,礼也比另一家的重不少,现在又粘在手上抖落不下去,只能认了!
当天晚上,唐慧兰就接到了推荐表。
是赵主任亲自送去的,不住地旁敲侧击,他们家怎么会有特供糖果和高级饼gān?是有什么大家不知道的亲戚吗?
堂大叔人老实,就要说是孩子托朋友弄的,被唐慧兰和唐庆军一起拦住了话头,一个让赵主任喝水,一个表示会好好考试,争取考上了给街道争光。
赵主任坐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没弄清这个老唐家到底什么底细,不过以后跟他们办事却注意了很多。
唐慧兰这里有了好消息,周小安也忙碌了起来。
厂里最近的八卦热门是周小安和周小玲姐妹的悲惨遭遇,感谢周小玲旧事重提,周小安的凄惨往事又被大家拿出来津津乐道了。
但总炒旧闻有什么意思?周小安开始分时间段地给大家放新消息。
一开始大家都拿他们姐妹对比,谁漂亮,谁有工作能力,谁会来事儿,谁更惨……
众说纷纭,大家都有自己的观点,但只有一个没有争议,那就是周小玲比周小安有文化,学历高。
一开始这是周小玲的优势,可随着消息越来越多,大家就质疑了,为什么周小玲上了初中毕业,还复读了两年,周小安却只读了一年书?
是姐姐比妹妹笨吗?显然不是,姐姐可是自学成才,不到一年就读完了市夜校高级班,一次考试就全优,是迄今为止成绩最好的学生!
接着,很多陈年旧事都出来了,在一股不知名的力量的引导下,舆论开始朝着一边倒的趋势发展。
周小安因为周小玲生病耍脾气不得不辍学;
又因为周小玲错过了文工团考试;从十岁起,周小玲上学的费用就是周小安筛煤渣挣来的;
为了供她复读,给她挣钱治病,周小安才答应嫁给老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