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时光俏_作者:姣姣如卿(899)

  周阅海哈哈大笑,“好,那我可就等着跟你去见大世面了!”

  周小安待会儿还要回技术科画图,周阅海更是军务缠身,两人只能就此告别。

  分开之前,周阅海还是认真嘱咐周小安,“技术上的事你多问张工,其他的事听刘厂长的,他是个很通透又没有私心的人。”

  周阅海因为周小安在钢厂,很是详细地调查过刘厂长,对他的评价非常高。听了今天的会议,对他的能力和为人更是敬佩。

  这次动员大会本就是厂委和工会搭台,技术科唱戏,周小安的报告是重头中的重头,不得不说,刘厂长能提议让周小安做这个报告,真的是非常有魄力,也是真的非常相信她的能力。

  周阅海很快就发现了刘厂长在这件事上的深谋远虑和周到细致,这真的是一个有眼光有魄力又有qíng怀的优秀gān部。

  对于这一点,周小安也非常认同。

  技术革新小组采取项目制,大家自由立项,有了突破xing进展就跟组委会报备,项目审核通过,厂里会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

  甚至刘厂长还考虑到维护知识产权的问题。

  现在人心纯朴,却并不代表没人见利忘义。一项重大技术革新会给技术人员带来一生的荣誉,在评职称、提gān等等方面都会有重大影响。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竞争消耗,让大家把全副jīng力都放在努力工作上,更是为了避免发生恶xing事件给厂里抹黑,刘厂长很明智地制订了项目责任制这个要在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才会广泛应用的制度。

  谁立项,谁参与,谁负责到底,当然,功劳也是最初立项人的。

  而且刘厂长深谙堵不如疏的道理,项目负责制,技术透明,大家都知道技术进展,谁想从中做手脚都没用了。

  这就杜绝了剽窃和不正当竞争。像昨天谢楠要看周小安的建模图纸这种事也就不怕了。

  大家都知道项目进展,她看了也是白看,一直盯着人家的进度你也抢不来一点功劳,有jīng力还不如自己去找项目,努力做出成绩来。

  这也无形中增加了竞争压力,平时大家都是技术科的,好事是大家的,坏事有领导顶着,别人太要求进步可能还有人说怪话,大家就混在一起不死不活地耗着。

  现在就不同了,谁身上有什么项目,谁比谁的功劳多,一目了然,谁一无是处大家也都看在眼里。

  想再混吃等死自己不努力也不让别人进步,那就不可能了。

  大家都要放开手脚大gān一场了!

  周阅海也是这么认为的,走前给周小安整理一下衣领,摸摸她的小辫子,“周小安同志,你有好领导,好老师,我也会一直陪着你,你大展拳脚的时候到了!加油吧!”(未完待续。)

  第五五九章 立场(当日月票满百加更2)

  技术革新小组成立以后,厂里马上掀起了一股改造机械的làngcháo,从工人到技术员,每个人都热qíng高涨,第三天就开始收到立项申请,一周之内就有三个项目成功立项。

  周小安去翻看了一下,其中竟然有两个项目的思路非常准确,按她掌握的资料,很快就会取得很大进展。

  果然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

  现在周小安和张工再也不是厂里特立独行的人了,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注意自己的机器,所有技术员都下到基层,不用任何人催赶,大家都在给自己寻找着合适的机会。

  这个年代的大学生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几乎每一个都是真材实料地有真本事,把他们的积极xing调动起来,马上就见到了成效。

  就是人品上让周小安诟病的谢楠,在学识上也很有建树,她和张彬是技术革新小组成立以后第一组立项成功的技术员。

  当然,上海小姐的派头还是要讲的,她是绝不会满身油污地下车间跟工人们一起cao作,一起研究的,这些都是张彬在gān。

  她还是穿着时髦的羊毛绒大衣踩着方跟皮鞋哒哒哒地来往于绘图室和资料之之间,看见周小安下巴一扬,狠狠地瞟她一眼扭头就走。

  不过大多时候她瞟也白瞟,周小安脑子里都是机械图,看见有人冲她翻白眼儿也完全不走脑子,谢楠觉得自己是白眼儿翻给傻子看,郁闷了几次以后再看见周小安就头都不抬了。

  厂里技术创新搞得如火如荼,沈峰也要积极投身到革命建设中去了。

  走前来跟周小安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