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子妃的倒掉_作者:茂林修竹(145)

2017-06-04 茂林修竹

  左佳思说的很直接,“不知怎么的,总觉得在哪里见过阿姊。第一眼看到就喜欢。”

  这一回似乎是左佳思不依不饶的贴过来,终于与阿狸成了闺中密友。

  阿狸记忆中她一贯是骄傲的,你不理她她便也不看你。被她这么主动的亲近,还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话又说回来,她们两个一贯是投契的,初夏傍晚一起坐在檐廊下面看星星,手持团扇扑流萤,或者面对着面聊天聊到同榻睡过去——如果没有司马煜,她们原本应该是这样的关系。

  而如今终于真的成了这样的关系。

  有一种很微妙的圆满感。

  左佳思送来的东西总是很实惠,都是吃的。这一回还捎来了禾花鱼和螃蟹,“东西不多,阿姊吃吃看。”她总是这么说。

  阿狸还记得chūn末的时候她采了一篮子地梅来,两个人就坐着檐廊下面边吃边聊,弄得满嘴红汁。

  算起来,她也有四五个月没来了。

  聊起来的时候——

  “已经开始绣嫁妆了。”左佳思就略有些羞涩的解释,“我阿嫂都不让我出门。”

  “啊……”阿青也到这个年纪了……阿狸是完全没感觉到。

  说真的,根据二周目的经验,阿狸觉得跟她定亲的那个男人很不靠谱——无能,没有担当,把她当货物观望掂量。是个很典型的小男人。但是……果然就算是闺蜜,这话也不能说的吧。

  阿狸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阿姊瞧,满手都是针眼。”左佳思急着转移话题,就十分夸张的给阿狸看,“嫁衣绝对是新嫁娘的指尖血染红的!”

  阿狸:……虽然心态积极了不少,但她果然还是个囧孩子啊。

  “你啊,针线活还是做不好吗?”

  “……可,可是我会挖笋子哟。”这姑娘总是能转移视线,找到自信的地方,“再过两个月,等天寒笋子肥了,我给阿姊刨冬笋吃。”

  阿狸忍不住就笑起来,“你还是先把嫁衣绣起来吧。”

  要出嫁的姑娘了,阿狸自然不能留她太晚。早早的就催她回去。

  也知道,这一回之后,想在见她大概就很难了。

  建邺城外最近有些流寇,不那么太平,阿狸便令人套了车送她回去。

  但是那辆车一直没回来,傍晚的时候才有家丁回来报信——车子被流寇劫持了。

  偏偏阿狸娘入宫也久不回来,阿狸只好匆忙赶去找她阿婆商议,好派兵去救人。

  57花好月圆(三)

  而这个时候,卫琅已经从守城门的郎将手里接了一对巡城的护卫,追赶去了。

  在混乱中消息很容易传错。卫琅在路边酒肆外歇脚的时候遇上了回城报信的家丁。家丁没有读过书,回话毫无重点,卫琅只听明白了“大女公子”与“被劫持”两个关键词。

  阿狸四叔顺道去拜访剡县的好友,没有跟卫琅一道回来,这个时候只能卫琅自己拿主意。

  而卫琅的做法是,选一个家丁回复报信,自己就近进城,拿刀比着郎将的脖子,bī他立刻签手令调护卫出来。守门郎将手里能有多少兵,卫琅也只调出十二个人来罢了。

  加上他和护卫,也只有十五人。不过这也就够了。

  建邺城附近没有太多适合落糙的荒山野岭。富庶之地,杀人越货的必要也不高。卫琅估计流寇也不错二三十人的团伙。

  他自己能以一敌十,再略用些疑兵之计,还是有很大胜算的。

  当然卫琅虽然是个杀胚,却不是没有谋略的莽汉。促使他这么粗疏的做出决定的,恰恰是他对贼匪的了解。这三年里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跟这些人打jiāo道,他很清楚一个姑娘落到他们手里会有什么下场。他拖不起。

  这是建邺暮秋的傍晚。

  荒糙没膝,凌乱的生在郊外野岭上。太阳即将落山,熔金般的辉光吞没在黝黑的山坳间。晚风chuī过枝桠,发出野shòu悲鸣一样的声音。

  山坳间嵌着一个小寨子,寨子里已经有灯火亮起来。那灯火彰显着屋垣的排布,粗略一看,就知道不止是二三十人的规模。

  寨子四面围着栅栏,想来是用来防御猛shòu的。入口处有守门的匪徒正在换班。

  卫琅在谈判和杀进去之间犹豫了那么片刻,便决定放一把火,然后趁乱杀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