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太子妃的倒掉_作者:茂林修竹(62)

2017-06-04 茂林修竹

  苻氏如今的皇帝,不可谓不英明神武。旁的都不必说,单看他如何对待自己的丞相,便知道这个人是能让人效死命的。

  而慕容氏如今的宰辅——好吧,有慕容隽在,北燕其他人就都默默无名。不过,他居然能在四面qiáng敌虎伺、无一日不征战的乱世里,将慕容隽bī得叛逃投敌——甚至不是bī死——也真奇葩得让人惊叹了。

  慕容隽去了北秦,便是北燕不主动去找北秦的麻烦,北秦也势必会趁势讨伐北燕。这一战总归是免不了的。

  拉上南边一起打,好歹能壮壮胆儿不是?

  恰逢太傅带了谢涟,卫琅和王琰也都在,皇帝命太子旁听议事,司马煜就将三个人一道带在身后。

  几个重臣议论完了,皇帝就问太子怎么看。

  皇帝问的时候,王琰就想,若是自己,该怎么回答。想了好一会儿,觉得这理所当然要打——便是慕容氏不打,也迟早要北伐的,有这么个好机会,怎么能放过。

  随即就听太子语调凝重,“能打,自然是要打的……否则等北秦吞并了河洛与青州一代,就更难驱逐了。”

  却像是有诸多顾虑。王琰就知道自己还有没想到的事,便凝神细听。

  太子与谢涟一样,都不看好北燕。虽听到朝臣中有人说,可驱láng斗虎,让北燕和北秦互相消耗,也并不以为然——这世上从来没有打了胜仗、抢到人和地,没变qiáng反而被削弱的事。北秦只会滚雪球一般,越战越qiáng。他们读过的史书也无不印证这个道理。

  这就是一件王琰没想到的事。

  随即便说到了第二件——但是他们不能打。因为拿不出兵来。

  这一件,太子知道,谢涟知道,王琰却从来都没听过——桓步青的第二次北伐令江南元气大伤。江南经营了数十年的、久经沙场的荆州兵与骁勇善战北府兵,被他一次消耗了个gān净。已经在没有能独当一面的兵力。纵然这次掏光家底,与慕容氏合并击溃了北秦,也必定无力守住八百里秦川。最终不过是为人作嫁。

  经历过两次功败垂成的北伐,如今江南雄心未泯,却已力有不逮。纵然有眼前这样好的机会,却不能伸手握住。

  只能眼看着北秦滚雪球。自己则慢慢的一点点经营、积累,已应对最艰难的局面。

  所谓最艰难的局面,便是第三件王琰没有想到的事了。

  “今年年中,最迟明年初,北边必然要有一战。”北燕为渊驱鱼,自毁长城,北秦势必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北边大局将定。”十有八九就是北秦吞了北燕。

  “到那时,北秦势必将全力对付江南……也许三五年,也许七八年之后,江南便再不能偏安了。不是打回去,就是被人打过来。与其虚耗兵力和北燕伐秦,还是该想一想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谢涟与司马煜两个眸光一时转深,有火苗暗暗的跳动起来。手上竟微微的有些发抖了。

  王琰望着他们两个的神色,不觉抿住了嘴唇。

  少年们也都到了该一心向学的年纪,再不能四处乱跑。

  司马煜和谢涟之间的战火,不知何时又悄然打响了。

  这两个人彼此竞争,目无他人,心无旁骛。就像撒蹄狂奔的骏马,一日千里,不知疲倦。等众人觉察到的时候,便已经被他们远远的甩在了身后。

  都是一样的孩子,偶尔比他们差一点没关系,谁都有长有短嘛。总是比他们差一大截,那就太伤自尊了!旁人尤可,毕竟离得远。王琰却就在一旁亲眼看着。为了不比他们落后太多,也只好跟着拼命。

  于是阿狸就时常见到这样的qíng形。

  大半夜了,阿琰还在读书……

  大半夜了,阿琰还在习字……

  大半夜了,阿琰还在……

  阿狸终于忍无可忍,“阿琰,睡觉去!”

  ——王琰一向都是刻苦的,可也没刻苦到头悬梁锥刺股的地步。他才十岁出头的年纪,这已经不是上进,是自残了。

  王琰:“Zzzz……”

  阿狸:=__=……

  给他搭件衣裳,叫来小厮一追问,小厮也不太明白是怎么回事。

  还是后来阿狸爹跟阿狸娘说起那日议事,阿狸望见王琰的神色,才终于有些明白。

  她先还以为卫琅最不着调,爱惹麻烦,谁知反而是司马煜和谢涟更能让人jī飞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