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造星系统_作者:姬朔(625)

  首映礼自然也都是那一套,明星与观众的互动,媒体的提问,还有后续的花絮播放,以及整部电影的观看。

  因为简素实在是阔别太久,今天的所有pào火几乎就对准了她一个人,所有人的焦点也都是她一个人,各路问题丢出来的第一目标都是她,就是提问其他人,也是问的关于简素的问题。

  后来简素虽然无奈地说了,可是这种qíng况仍然没有得到一点的改善。

  首映礼顺利结束之后,第二天,《青衣》全国上映。

  同时这部电影也会在日后登陆其他几个国家,但是《青衣》的主要征战地方还是国内。

  现在国内观影群体的口味大多都是国外大片,或者是一些爱qíng片之类的,类似于《青衣》这种思想沉重的纯正文艺片,按理来说应该是小众市场,没有多少人买账的。

  可就因为上面挂着“简素”两字,《青衣》第一天上映的票房,竟然突破了一亿!

  当这个数据送到万安手中的时候,他简直就惊呆了!

  因为加上了简素,他的保守估计也就是五千万,甚至他还觉得自己的这个标准有点高了,谁知道现在给他的惊喜,大大出乎意料!

  当然,这前期的很多观众群体都是简素的粉丝或者是对简素有兴趣的人,顺便看了电影贡献了一下票房而已,后续发力才是真正考验这部电影的质量时候。

  但是,对于这部电影的评价,从首映礼之后,就是一路的好评,特别是在上映第一天之后,豆瓣网和时光网的评分直接飙升到了9。4!虽然后续会有一点下滑,但是这样的数据足够让不知道多少人惊叹!

  就凭借着这个分数,《青衣》直接挤进了两个网站电影排行的TOP100!

  对于这个评价,很多人冷嘲热讽地说是在炒作,但是也有更多的人冷静地看待这些好评,真正准备到电影院去好好看一看了。

  网站上的各路评论,并不是水军炒作出来的,各种高质量影评涌现,也将《青衣》的口碑推向了一个高峰——

  “这部电影虽然是以戏曲为背景,但是真正的大背景应该是整个时代,简素饰演的程青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她的身上有属于那个时代的悲哀,浓墨重彩的一笔,小小的她却说尽了当时不知道多少人的悲哀。”

  “简素的演技无可挑剔,说实话,我是没有想到简素能够演出这样的水平的,虽然之前的东方不败让我很惊艳,但那惊艳的原因到底还是扮相占了大头。可是这部《青衣》完全靠着她的演技,将当时的一个程青衣,活生生地演了出来。”

  “在电影院的时候,我看得很专注,专注到连自己落泪都没有发觉,很多人也都哭了。虽然表面上故事qíng节很简单,但正是因为这种简单,才让整个电影的思想都升华了起来。剧本很棒,qíng节很棒,程青衣这个人,在qíng节的推动下完全生动起来,其他人也是各有特色,而不是单纯的脸谱,绝对的国产良心之作。”

  “……”

  各路评论,超过百分之九十五都是对《青衣》的一路好评,剩下的百分之三,也都是比较中肯的评价,只有百分之二,才是恶评差评,但是看这些评论,里面根本没有提及一点对电影内容的探讨,反正开口就说烂电影,烂qíng节,简素的演技也很烂之类的,一看就是简素的黑子来刷评论了,根本就不用放在心上。

  而对于《青衣》的媒体评价也很快出来,反正各路评论都是唱好的,什么“国产良心神作”“真正的文艺片”“让你落泪让你哭的电影”,各种名头冠上来,可谓是极大地拉动了《青衣》的票房。

  简素远在纽约也是一直关注着电影票房的,而在她看到票房成果还有各路的评论时,也是颇为高兴的,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让她非常的满意。

  《青衣》的成功之处当然不止是单单于此。

  文化部在今年的特别话题,提到要宣传传统文化的时候,简素之前出的专辑中国风就不用说了,连着《青衣》也上了名单,推广到全国,再度为本来就很火热的《青衣》添了一把火。

  《青衣》大获成功,不用说,连续占据好几周的票房冠军,多少电影都望尘莫及它的成功。

  一开始大家还是因为简素才去看的电影,但是后来,却是真正被电影qíng节所打动,被简素的演技所感染,没有丝毫的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