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门继室养儿经_作者:苏芷(164)

  徐老太太迟疑了片刻,想了想道:“你说这话,倒也有几分道理,只是侯爷自己也喜欢,难得他有这份心思,我这个当母亲的,自然是想要成全他的。”

  “侯爷喜欢,纳她做个妾不就成了?她这样的身份,能在侯府做妾那都是祖上修来的福分了,也难怪老太太你总说那些富贵侯门的人看轻你,就从这件事qíng上头,若是外人知道了,她们也不会说侯爷不懂事,只会说老太太你糊涂,什么乱七八糟的人也能接进侯府当侯夫人。”

  “依你的说法,竟是纳个妾就成了?如今侯爷连个正室也没有,先纳妾,这算什么规矩?况且我瞧着那菁姑娘的样子,倒不像是愿意做妾的,这事儿只怕是不成的。”徐老太太是打心眼喜欢赵菁的,让赵菁做妾,委实是委屈了她,可孙妈妈这话,却又好像有几分道理,让她一时也分辨不清了起来。

  “老太太,您没试一下,如何知道呢?那菁姑娘如今出了宫也没个靠山,若是进了侯府做妾,能享这一世的荣华富贵,难道还有什么不愿意的吗?你呀就听老奴一次,派个媒人先去她们家打探打探,横竖也没什么损失,至于那侯夫人,老奴觉得急不得,还是要往好得里头挑去!”

  第75章

  马车停在了静慈庵的门口,赵菁是下了车,瞧见亮huáng色的墙头上写着静慈庵三个大字,她才反应了过来的。怪道方才这一路上的景物都觉得很眼熟,原来竟是以前赵勇带着自己走过的路。

  赵菁在门口站了一会儿,看着远处的隐隐青山,忽然想起个事qíng来,昨儿刘掌柜说的有师太念经祈福的地方,好像就是这里来着。她昨天辞了刘掌柜,今天巴巴的又跟徐思安过来,若是刘掌柜的瞧见了,倒是又不好意思jiāo代。

  徐思安也跟着下了车,看见山门口停着满满的一排马车,蹙了蹙眉道:“怎么今日连这种地方也这么多人?”

  赵菁便笑着道:“今儿是女儿节,这里的师太祈福念经,来的人自然多。”赵菁虽然心里不好意思,可如今人也到了,若是不进去,倒也说不过去了。

  两人顺着山门进到了庙里,庵中香火旺盛,来来往往皆是上山祈福之人。赵菁随身带着几两碎银子,想起当日路上偶遇了摄政王,便没来得及把父母长生牌位的香油钱续上,也不知道赵勇后来来过没有。

  徐思安原本就是来探视故人的,对烧香礼佛倒是没有什么兴趣,瞧见赵菁虔诚的点上了香火,便开口道:“我去后院的禅房看个故人,你一会儿忙完了,就在门口的马车里等着我。”

  赵菁点了点头,目送徐思安离去,他高大威武的身形在人群中格外的显眼,赵菁抿着唇瓣笑了起来,想着一会儿把方才的事qíng偷偷的告诉爹娘,也好让她们也高兴高兴。

  赵菁顺着人流,按规矩一个个的拜过了菩萨,最后才来到了静慈庵供奉已故香客长生牌位的客堂。客堂的门口坐着年长的女尼,赵菁向她说了爹娘的名讳,那女尼翻了翻账册,果见赵家父母的长生牌位还没续上香火钱。

  赵菁从荷包里取了银子出来,让那女尼记档。

  那女尼便蘸饱了墨水记了下来,抬起头对赵菁道:“施主,去年赵施主在这里供的是两个牌位,今年另一个不供了吗?”

  赵菁有些好奇的愣了一下,她凑过去在那名册上看了一眼,只见上头写了一行小字:赵家小妹。

  因为在庵堂供奉长生牌位的香客众多,这里的师傅怕弄错了,所以在每个登记造册的名字边上,都记录下了生卒年月。赵菁顺着那四个小字看下去,边上的生卒年月赫然写着:大雍乙未年十一月初八。

  这是赵菁和赵勇两人的生辰八字,赵菁又如何会记不得呢?

  她和赵勇是双生子,听说他们出生的那一日正逢前朝宫门被破,京城乱作一团,赵家老爹找了四五条街,才找到了一个稳婆,帮着赵老娘接生,总算是生下了一对双胞胎来。他们在家中躲了好几日,等叛乱平息了,才敢出门去。

  如果这个“赵家小妹”是和自己同一天出生的,那当年爹娘生下来的,不就应该是三胞胎吗?

  赵菁有些疑惑的看着上面的字,机械的从荷包中掏出了一把碎银子,放在佛前的功德箱上。

  可是她的父母从来都没有生过三胞胎!

  赵菁猛然的抬起头来,她被自己的推断吓出了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