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开玩笑,说教什么吧,我都能给你们画出考试点。
所以说,当身穿浅灰色长款羽绒服、浅灰色雪地靴的毕月,走进楚慈教室那一瞬,楚慈正跟几个同学侃侃而谈摄像机构造的公鸭嗓瞬间顿住。
毕月……“咳咳。”
先掏出她的小粉色保温杯,拧开杯盖儿。
随后拽过椅子,大刀阔斧坐下。
毕月还优哉游哉的回头看了眼黑板,在讲台里掏出几个粉笔预备好。然后就和楚慈对视。
教室里窃窃私语:
“新老师?”
“因为她才录像?”
“她那么年轻。她好像是个孕妇,妈妈呀。”
楚慈抿紧唇,板着脸,僵着身子走到自己的书桌边,表qíng是严肃的,心里是窃喜的。
窃喜班里其他同学都不知道他和毕月的关系。
小骗子,终于等到你,你又可以给我当老师了。莫名兴奋和期待。
伴随着上课铃声,伴随着三位老师外加关校长在最后一排坐好,伴随摄像机指示灯一亮,毕月清了清嗓子:
“现在开始上课。咱们该讲贞观之治了吧?”
同学们瞪眼瞅,这老师不介绍一下自己?
毕月心话了,她得装上好几次课了吧?演戏演全套,下课再介绍。
“李渊,618年称帝,唐高祖,都长安。这个618是考试点,你们画个圈儿。”
楚慈画个圈儿,闷头嘴角翘起。
哪个老师会告诉考什么?恨不得让你通书背。可这确实是毕月的风格,很能找重点。看着吧,她还很能胡说八道呢,一会儿就得唬的同学们一愣一愣的。
果不其然:
“李渊是隋炀帝的亲表弟,他们俩的母亲是亲姐俩,你们不知道吧?那是姨表亲啊。
所以说隋唐两朝是表亲。书上是没写,老师我嘛,给你们多说点。隋炀帝死是李渊发丧的,这是有历史可查的哈。”
毕月端起保温杯抿了一口,脸上是温和的笑意。
以前她最膈应地理政治历史老师gān巴巴念课本,念用你们啊?自个儿看得了。
她不瞅最后一排那几个老师,爱怎么看她怎么看她。
她专注于看讲台下那一双双惊奇的眼。
看到如此景象,更来劲儿了,表qíng随着讲述愈加丰富:
“下面说贞观之治,李世民。哪年上位的不是考试点。
咱说说唐太宗的了不得。玄武门之变大家都知道吧?李世民先把他亲哥和亲弟做掉,又bī着亲爹退位。
你们现在看的历史书,李世民给他亲哥亲弟都写成了花花公子,其实是他篡改史书了。
皇帝是不能看实录的,一般有修为的皇帝更是不屑看的,同学们知道吧?
可李世民看。他怕啊,他心里有鬼。
过去古代皇帝上朝,是有史官坐在一边记实录的,皇帝说什么,史官写什么。
而李世民呢,他不仅一会儿走过去一查看,他还bī着人家改,不改?不改弄死你。这段给我掐了重写。
清朝专治吧?人家清朝都不看。所以说做人不能心里有鬼。”
下面有几个同学乐出声了。
毕月笑眯眯也望了一眼,发现大家兴致一下子高涨了很多:
“但比起不足,唐太宗的贡献更大。什么贡献呢?下面这段原文谁来念一下。楚慈、旁边那个,对,戴眼镜那个男同学,你念一下这段。”
楚慈咬牙,毕月就是故意的。
毕月摆摆手让坐下:“这段什么意思呢?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唐太宗亲眼看到他大爷是怎么死的,怎么灭亡的,他得吸取教训。喔,cha播一句,他大爷不仅是他大爷,还是他岳父,他有一妃子是他大爷的女儿。
吸取什么教训呢?要拿百姓当回事儿。
说是贞观五六年……”
毕月忽然拿着粉笔站起身,回身在黑板边写边说道:
“天下丰收,米斗不过三四钱,一斗十升对吧?可见农业生产丰收。
一年、一年啊,才判死刑29人,大臣还得三次求qíng,可见什么啊?嗳,对喽,可见治安很好。
就咱们现在,一天不得判死29人啊?
还有,没有你们听说书那种动不动就午门斩首哈。午门是啥地方?说书都胡说八道,明朝斩首在西四,清朝是在菜市口,怎么就午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