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我要做事,要帮他们种玉米。种了才会有好吃的玉米吃,小兕子那么乖,那么可爱,听话啊。”
兕子小公主这才从卫螭怀中下来,不过,还是不然别人抱,小手拉着卫螭的手,亦步亦趋的跟着,眨巴着大眼睛。好奇地听着、看着卫螭给老农讲解怎么选苗。卫螭为人风趣幽默,又和气。和谁都能说上那么几句,这些皇家贵重,没接触过农活,听卫螭讲解。也跟着下地,静心听。司农寺的官员一看,也跟着下地。于是,农田里就出现一道奇异的风景,一排有老有少地队伍,整齐的蹲在地里。听一个眼睛含着笑意。一脸和气的少年在讲解的有趣画面。
给老农耐心的讲解了玉米选苗的问题。确定他们已经完全了解后,卫螭吐出一口气。做农科员,还真需要点儿体力,在地里,蹲蹲走走的一天,腰酸背痛腿抽筋儿,也许需要来点儿盖中盖。
“兕子,回家了,你还在看什么?”
站起身,捶捶腿脚和腰部,看小兕子还蹲着,两只小手,拄膝盖上,拖着下巴,眨巴着大眼睛,眼巴巴盯着玉米苗看,小模样儿,要多可爱有多可爱,看得卫螭一乐,如果周围没人,说不定会扑上去,亲两口再说,这小萝莉也太可爱了。
兕子小公主还是盯着玉米苗,很认真的道:“兕子要看着小苗苗,兕子要等着玉米结出来。”
这话说的,在场地人都忍不住一乐,为她的天真可爱,卫螭笑着抱起她,耐心地解释,道:“那小兕子可要辛苦了,这玉米,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长出来的,有一个很长很长的过程,小兕子留在这里看着,那就可怜了,晚上天黑了,小兕子敢一个人呆这儿吗?”
小兕子眨巴着乌溜溜的大眼睛,问道:“要好多天吗?”
“嗯!很多天!”
小兕子遗憾地低头,闷闷道:“为什么玉米不能快快长出来呢?兕子想带回去给母后吃,母后喜欢吃玉米。”
卫螭心中一暖,抱着她的手紧了紧,笑道:“小兕子真乖,不过,小苗苗还小,还结不出玉米,现在的小苗苗,就像小兕子一样,还是小孩子,咱要给人家时间慢慢长大,明白吗?”
“嗯!”
小兕子重重点头,卫螭笑呵呵揉揉她脑袋,耐心的讲解起玉米的生长周期来,顺便把一些自然植物生长的常识,贯穿其中,用生动有趣地语言,讲解给几小听。
这些小知识,在现代,不过是自然课本、生物课本上地小知识,但在古代,生物科学啥地,还没有开始研究呢,对自然界植物的认识有限,这会儿,听卫螭用简单而富有逻辑地言语说出来,不止几个小孩儿,连严九龄那样的大人,也听得入神。原来,平常都能看到的花花糙糙,还有这诸多学问。严九龄打量卫螭的目光,又多了几分莫名。
卫螭不知道他家上司打量他的目光,还在那儿慷慨激昂的做总结陈词:“……那这样好了,三位小殿下都会画画吧?”
“当然(会)”
三小回答。小正太李治的当然,是用戏nüè打趣的眼神看着卫螭答的,高阳小萝莉则脑袋一昂,有点儿小骄傲,唯有兕子小公主眼睛亮亮的,笑呵呵的答了个会。
卫螭决定忽视这小小的人品差异,一本正经的道:“这样好了,我教大家做观察记录,以后多带你们来玉米地转悠。”
接着,卫螭把什么叫观察记录告之三小,让三小记住今天看到的玉米苗的样子,回去画下来,并写下观察结果。
做观察记录,当年上初中时候,这个活动还真是让他又爱又恨。喜欢的是那种过程的新奇和有趣,憎恨的也是那漫长的过程,初中的小男孩儿,有几个有耐心的,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没有定xing,做个观察记录,当然也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结果可想而之,
“那是什么?”
在田埂上走着,被卫螭牵着的高阳公主,突然指着旁边的水沟,问道,满脸的好奇。卫螭低头一看,原来是小蝌蚪。卫螭一拍脑袋,想起答应要给人家讲的小蝌蚪找妈妈地故事,就这机会,又给上了一堂生物课。
“卫少卿,这变青蛙,玄乎其玄,不……不知是真是假,这……不知卫少卿是从何处看来或是听来的?”
说话的是他司农寺地下属同事,名字叫刘福贵,年纪约二十七八,平时不大喜欢说话。就是卫螭与众人摆龙门阵的时候,听到好笑的。就会跟着傻乐,非常淳朴老实的一个人,不善言辞,不过。做事倒也勤快,还非常积极,就是木了一点儿,需要人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