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螭拉拉杂杂说了一大通,总之,说白了,就是一点儿——匠人很重要!
殿内众臣听了,都一脸沉思的表qíng,阎立德身为将作监的大匠,下任工部尚书的接班者,很是感激的看了卫螭一眼,然后眼巴巴瞅着李二陛下,等着他的反映。
李二陛下沉思着,还未说话。
长孙无忌道:“陛下,子悦,这个制度虽然好,但不见得适合我大唐。我大唐初定,国民还不够富庶,如今,第一要鼓励的是农桑,而不是匠人,如果人人都去做匠人了,何人来耕田,何人来种粮,那天下人岂不是都得饿死?”
长孙无忌的说法,听得众人一阵点头,李二陛下只是嗯了一声,目光投向卫螭。卫螭呵呵笑道:“长孙大人说的是,目前最重要的是农桑,不过,长孙大人似乎误会了我的意思,我并没有说要增加匠人,而是用现有的匠人去发展。我大唐从来不缺少手艺高明的匠人,能像我们大唐匠人这般手艺出众的,少之又少。这是一种优势,一种资源,既然是资源那就要考虑如何更好的利用和发挥。在各种工作的闲暇之余,与农夫聚在一起,商讨一下各种农具的优缺点,以期更好的改进工具,让生产更方便;与读书人商讨一下各种纸张的优缺点,说说读书人对纸张有何要求,希望能有什么便利之处。这样说说,说不定能改进纸张的工艺,做出更好的,更适宜书写,更适宜保存的纸张也说不定。”
顿了顿,卫螭继续道:“无论什么工艺的发展,都应该是以人为本的,是因为人们有需要了,才能发展出来。因为竹简的不方便,人们发明了纸张,因为耕田的需要,人们发明了犁。都是一个道理,并没有鼓励做匠人的说法,只是如何能更好的利用和发挥匠人们的作用和优势而已。”
第44章 歪打正着
“此法倒也可行,如能施行得当,必能起到子悦所说的效果,到时,对农桑等,也是一大助力。”
房玄龄沉吟一阵,谨慎的说出自己的意见。李二陛下沉吟着没说话。卫螭觑眼看看,见众人都是一脸的沉思之态,想了想,道:“陛下,将作监的匠人们可说是我大唐手艺最好的工匠之一,为大局想,臣建议,可以先在将作监试行,暂时不用推广全国,以免有什么影响。”
长孙无忌道:“陛下,子悦的提议,臣赞同。”
许多人都对卫螭的建议表示了赞同,当下,这个决定就这么定了下来,卫螭心满意足的退位,实施的细节问题,就不是他要cao心的了,那是三省大臣的事qíng,他还是继续cao心他的医学院。
说完这些问题,卫螭就告退出来,出了立政殿,卫螭心中嘀咕。话说,这个时间,北京时间早晨8左右,李二陛下上了一个时辰的早朝,然后就移驾立政殿来议事、办公,大清早就被叫进宫来,还真有些困,心中估算一番,打算回去睡个回笼觉。时间这种东西,挤挤总会有的。
“嘿呀……”
走了几步,路过小院子,几个孩子正在那儿伸胳膊踢腿,一起排排站做早cao——打五禽戏。小兕子也在其中,努力的跟着领头的女官的动作,卖力的活动小胳膊腿儿,小脸儿红扑扑的,粉嫩嫩地。
过完年就没见过这个小可爱了。一直埋头于医学院的诸般杂事,难得今天遇上,卫螭决定为了可爱地小萝莉放弃回笼觉,很gān脆的蹲到一旁,看着小萝莉打五禽戏,满脸傻笑。他还在为要安排什么早cao给医学院的学生,现在有想法了,五禽戏很适合。
“那边那个。鬼鬼祟祟的家伙!”
傻笑着看着诸正太、萝莉打完一趟五禽戏。还没什么反映。就见城阳公主单手cha腰,脸蛋儿布满运动后的红晕,一手指着卫螭所在的方向娇叱道。
卫螭扭头看看四周,确认所谓鬼鬼樂樂的家伙就是自个儿,脸一黑,三根黑线明晃晃的垂在额头,只能垂头丧气地过去。话说,他刚刚蹲在那里傻笑地样子,确实挺那啥地,惭愧。
“见过诸位殿下。”
卫螭很自觉自愿的过去,刚一过去,兕子小萝莉就跑过来,扑他身上,开心的叫人:“卫大人!”
卫螭笑着摸摸她的小脑袋。话说。这小箩莉长高了不少。这两年,卫螭想着方儿的给她弄了不少好吃的、好玩的,就为了让她心qíng愉快。就为了让她地身体健康,将近三年的调理,总算有点儿效果了,看这小箩莉红扑扑的嫩脸蛋儿,看她长的个儿,卫螭心中那叫一个欣慰啊,很有点儿做人父亲的qíng怀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