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五好家庭2_作者:扫雪煮酒(303)

  林大人的官威在琉球土人面前抖不起来,蹭了一鼻子灰回船。内相刘大人问他:“咱家听说你带了人去寻个小老板的麻烦?”

  林大人苦笑道:“刘大人也晓得下官仅有一子,去年出天花没了。天幸叫下官撞见了这个婢生的孩子,总要叫他认祖归宗才使得。”

  第37章 风起(上)

  这几个官儿出使琉球,不只自家捎了许多货物要去倭国发卖,还有京里贵人托他们照应的船队。刘内相见四下里泊着许多船只,商人们坐着小船来来往往,繁华的样子抵得上刘家港,他不想再去倭国费事,打算在琉球把货物出脱。林大人也有两船货物要卖,刘内相只当他寻到好经济,听得是他的家事,也就丢开手。

  明朝时候,婢生子也就比家里养的小厮qiáng些,就是认了回家,除非族里没有亲侄儿过继,不然半文钱都分不到手。这样大的儿出了他林家又小有家产,想来也是不肯回头的。林大人平常行事又不甚入刘内相的眼,正是巴不得他出丑,他笑得一笑丢过一边,另使人去港口的酒馆打听。近侍钱真多去问了一回,回来说南山村有两处地方,一名汪家客栈,一名陈家酒馆,如今岛上的经济多在那里守着。刘内相叫他去那边喊几个经济来说话。

  钱真多在港口寻了个孩子做向导,一路哄着他,问他:“南山村里有几个有钱人家?”

  那孩子因钱真多许他赏钱,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老实合他说:“南山村比首里还好呢,住在那里的都是中国人。家家都有钱,日日都吃jī蛋,村里还有个果子铺,有许多好吃的果子卖。”

  钱真多哭笑不得,又问他:“南山村有几个大户?”

  那孩子搬着手指头数与他听:“李国舅家最有钱,他家出了两个王妃,家里还有戏班子,日日唱戏做耍,还有作坊,还有许多地。还有开客栈的汪家,开作坊的狄家合跑船的陈家,这几家都是岛上大户。”

  半人高的孩子不懂事,说的必是真话,钱真多牢牢记在心里。到得南山村外,他摸了七八个铜钱与那孩子打发他走。那孩子握着铜钱一溜烟跑进村买果子。钱真多绕着南山村走了一圈,不住赞叹。南山村里村外绿意盎然,高的是椰子树,低的是柑桔甘蔗,菜园子里各色菜蔬绿油油的极是喜人,道边一群一群的肥jī见人都不惊。小户人家的院墙多是半人高,墙内种着不晓得什么绿藤,爬的满墙都是,花苞喷鼻的香。人家墙角屋后总有几棵香蕉树、桔树。墙里多是石屋,镶着透亮的玻璃窗,窗上贴着艳红的窗花。窗沿上还吊着许多鱿鱼gān、院子里摆着大竹匾,搭着架子,晒的都是海货。一路行来,遇见的男妇老少都衣裳洁净,面带笑容。钱真多跟着刘内相自北向南跑过大半个中国,这么富足的地方也是少见!

  钱真多家里原是种地的,他极是羡慕的在一户人家墙外看了半晌,问一个拉着孩子,提一篮jī蛋路过的妇人:“有劳大嫂,敢问村里有个汪家客栈在哪里?”

  这妇人正是小宝娘。昨日狄家家学小宝考了个第五,除去先生发的奖品,狄夫人还送他一盒笔墨纸砚。小宝将回家去,叫左邻一个新搬来的李秀才见了,说这盒文具极少也值二两银。小宝娘要将文具还回去,小宝合小静又哭又闹都不舍得。她婆婆闻老太年纪大见识多些,只说狄家不把二两银子放在眼里,然人qíng要有来有往,叫她带着小宝提篮jī蛋去回礼。

  听得有人问汪家客栈,小宝最是机灵,就道:“大叔,你是要寻经济呀?若你家是小生意,还是到陈家酒馆好些。汪家只接大生意呢。”

  同是七八岁大的村童,这个孩子比方才那个可是qiáng多了,虽然穿的是粗布衣裳,手指头伸出来都是gāngān净净的,问一答十,极是讨人喜欢。钱真多笑问:“你晓得什么叫大生意,什么又叫小生意?”

  小宝道:“搭别人船的是小生意,自家有船来往的是大生意。大叔,瞧你老是跟船来的呀,那就去陈家酒馆,他家大小生意都肯承揽。”

  小宝娘红着脸拉住儿子,吩咐:“休乱说话。”

  小宝扭了一下,因钱真多笑嘻嘻看着他,害臊道:“那俺不说了。”冲钱真多做个揖缩到母亲身后。

  小宝娘福了一福,拉着儿子忙忙的走进一条小巷子,转过弯说他:“你晓得人家是好意?就把村里qíng形说与人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