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五好家庭2_作者:扫雪煮酒(76)

  张二老爷初来,甚是和气,听得弟妹借屋与他们住,无论如何不肯,道:“我们不是一家人么,这么见外做什么?阿慧的爹爹去了,他就是我亲儿子,哪能这样生份!”

  吉永夫人换了一身孝服站在门口,来来回回只有那几句:“奴才们还可凑和,二伯远来是客,不敢以奴仆之礼待二伯,所以问崔大人家借了客院,还请到那里住几日。”

  张家的管家多是倭人,只听女主人的话,抢着把箱笼搬到崔家去。张二老爷连声喊停,也无人听他的。然他箱笼里值钱的物事不少,势必不能去弃,只得带着妻妾子女委委屈屈在崔家暂住。既然是为着屋子不够信不叫二老爷进门,吉永夫人就把她家建屋的事停下,把人手都调去在新买的地里建村庄。

  高丽人家多半不用chuáng,二老爷在硬地板上硌的腰酸背痛,一夜不曾睡好。第二日清早爬起来要到张家去,偏生崔家大门紧锁,他拉住一个管家要开门,那管家不大听得懂中国话,转去寻主人。转了半个多时辰开了门出来,张二老爷背着手慢慢走到山顶,巡视张家的产业,张家的大宅独占山顶,却是个汇财积福的好风水,他极是满意。

  阿慧从门fèng里瞧见与他不合的二伯,不想惹麻烦,绕着圈儿打后门溜出去了。吉永夫人正在梳头,听说二老爷在家中乱蹿,气得一张脸不擦粉就雪白。她本是个外柔内刚的xing子,虽然面上和软,家人使女犯到她手里,必要亲手使鞭子抽个半死才罢。这一回张家把手伸的这样长,又怎么会善罢甘休?她想了想,就叫近侍中生得稍好些的美子过来,吩咐她去引诱二老爷。

  倭国妇人本无贞节的观念,美子并无话说,随将领口扯开,虚虚挡着两座千年积雪的富士山,甩着袖儿走到张二老爷跟前,拿着半生不熟的中国话笑问:“二老爷吃过早饭没?”

  有道是青山遮不住,毕竟都露出。张二老爷在倭国住过数年,为人也是开朗好耍的,看见美子双目含qíng,只差他拉一把,自是乐从。

  他两个缠成一团,顽了小半个时辰,张二老爷自觉魂灵儿都叫美子吸gān了,讨饶休战,摇摇晃晃站不起。美子拉拢了衣裳扶二老爷到厅里坐定。

  吉永夫人听美子说他不济事,冷笑一声,叫人备了一桌丰盛的倭国饭菜过去,又在味噌汤里滴了几滴那种说出来会被打框框的坏东西,加派了一名本领高qiáng的使女直子去服侍。

  一个美子已是吃不消,又来一个直子偏要借着劝菜奉汤,二人争风一般做出许多撩人的风姿来。二老爷本以为会力不从心,谁知越吃越勇。他不晓得人家暗中与他吃了什么,只说琉球实是他的风水宝地,左揽右抱好不快活。如此这般两个多时辰,二老爷斗败了二女,还抓住一个来上菜的倭妇做点心,尽兴而回,哪里顾得上寻弟媳妇的麻烦。

  他老人家回到宿处睡倒养神。那边送了两桌中国饭菜来,二太太叫他起来吃饭,二老爷爬不起来。那二太太心中起疑,面上甚是安静,背着老爷把带来的那个妾拷问了一回,审明跟妾并无关系,却是着了忙。与老爷添几个妾平常,就怕老爷是搭上了那个倭国弟媳。

  二太太左思右想,要严防弟妹,只有叫孩子们跟去。二老爷一连睡了两日,第四日又要去看张家建房,偏生二老爷只得一个儿子才十三岁,还不能顶大用。二太太不能叫儿子去,只得自家出头,道:“我在松江也常出门,这不过是进院门出院门的事,与你同走走何伤?”

  二老爷心里有鬼,不敢不从。留两个女儿看家,连儿子都带上,在山顶绕了一圈。阿慧出门撞见,只得上来请安,笑道:“侄儿到小庄上去盯着,二伯二婶不如四下里走走,琉球刑律极严,倒不必怕遇见坏人的。”

  那个小兄弟并不晓得大人的心思,到了这等偏僻的地方,又是在家闷了三四日的,就指着山下的集镇道:“阿爹,我们去镇子上走走罢?不是说要与我寻学堂么?看那边有许多学生呢。”

  阿慧走了几步听见小兄弟的话,省得这位二伯是要长住,心中极是悲苦。那狄贤齐也是独丁,狄家叔伯不只与他捎来许多礼物,又特为写信与侄儿,问他jiāo朋友,娶媳妇诸事,极是慈爱。小全哥也整日把九叔挂在嘴上,他们叔侄还是堂分的,就这般亲热。偏生张家这样薄qíng,弃下他们母子在琉球自生自灭也罢了,听得他们在这里过得狠好,还不肯放过他们。他越这般想,越觉得张家待他太薄,转觉得母亲可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