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过,也得过。姨婆,我也不跟你多说了,一会儿我家里人就要起来了,我现在要烧早饭。这里呢,有点碎银子,你就拿去给我娘,省省的,也能度些日子,以后但凡我手头有些钱我也会给她送去,但我暂时真的不想去看她。还麻烦姨婆多多照应些。”杜氏的声音很丧气的道。
“唉唉,你放心,姨婆没事就多走动一下,不就是走几步路的事儿。”那姨婆接过杜氏手上的碎银道。
唉,她那大外甥女这是自作孽,寒了绿娘这孩子的心了。要想再拉回绿娘的心,就得慢慢来,好在绿娘还有些孝心,比那两个兄弟qiáng多了。
说到底,她那个大外甥女还算是个有福气的。
“姨婆慢走。”杜氏道。
贞娘听到这里,知道大嫂要进屋了,便退了几步回屋里,不想让大嫂知道自己听到她和她姨婆的话了,免得大嫂尴尬。
大嫂目前的日子确实难过,娘亲那脾气,再加上摊上桐油中毒的事qíng,家里人终归没一个心qíng好的,自没个好脸色给她。
不过,只要事qíng过了,油坊重新运转起来,大嫂的这点事qíng也就会渐渐的淡去。
一家人还得在一起过日子。只希望沈氏经过这一次能够记住教训,以后少给大嫂找些麻烦。也给她自己留条后路。
正想着,就在这时,门又被人拍响了。杜氏还没走远,便回身开门。
“少奶奶,贞娘可在?”郑管事问道。问话的是郑管事。
贞娘听到声音急步出来:“郑管事,这么早,有什么事?”
郑管事此刻一脸的苍白,大冷的天,额上全是汗:“贞姑娘,不好了,汇源钱庄的一批货在出海时被扣了,咱们家的墨也在其中,舟山那边的一位锦衣卫使大人过来查咱们家勾连海寇之事,大夫人让你赶紧过去。”
“好,这就去。”贞娘面皮一紧,心下却在冷笑,昨天,她才跟徐夫人看过李家那批墨,就放在汇源钱庄的仓库里呢,难不成一个晚上,就飞到海上去了?
李进财这是终于下手了,她等的花儿也谢了。
☆、第七十六章 好一场大戏(二合一章求粉)
贞娘跟着郑管事一起赶到李氏祖宅的时候,祖宅一片混乱,贞娘进了前院,就看到一些个衙差在门前晃当,想了想,便招呼郑管事由偏门先进入了后堂,得先见见大伯娘再说。
“不是我说你们啊,这么一个大墨坊,祖传基业啊,你们居然jiāo给八房的一个丫头掌事?!八房早被赶出了李氏墨坊,你们缺心眼哪?好啊,如今惹下这等大祸,我倒要看看你们怎么收场?”
“这是婆婆留书定下来的,她昏迷前留下的叮嘱,我们怎么能不遵从。再说了,贞娘自掌墨坊以来,做的还是有板有眼,相当不错的。”一边陈氏解释道。
“那就算是娘亲留书托付给她,你们也不能由着她来啊,还不错呢?那现在这qíng况是怎么一回事啊?谁来告诉我?”那声音又继续冷冷的道。
贞娘刚到后堂二门,没想到远远的就听见喝责声,而且声音很陌生,贞娘听不出是谁在说话。
谁这么牛啊?这几乎是指着李家大夫人的鼻子在骂了。
不过,听她叫七祖母为娘亲,难道是大姑姑?
李家七房有三子一女,这位显然就是七房的大姑姑了,闺名叫李宁红,就为么一个闺女,七爷爷和七祖母都宠的很,在家时家里几个兄弟也都让着她,后来嫁到了南京,夫家是织造行的,姓韩,贵谈不上,但富是肯定的。
于是侧脸看着一边的郑管事:“是我大姑姑来了?”
“是啊,大小姐是一早到的,来看老夫人。”郑管事道。
“哦。”贞娘点点头。
果然是大姑姑,这些年来,李家八房跟七房并不太往来,贞娘又是半路穿越的,自然没见过这位姑姑。
只是没想到。第一次相见会是这等qíng况,大姑姑倒是来得巧啊。
这出戏似乎是越来越jīng彩了,贞娘想着。
到了二门,郑管事自不便进去,便由贞娘一人进去,郑管事到外面忙活着招呼人去了。
“大伯娘,二婶,三婶,大姑,我来了。”贞娘直接进了后堂。便冲着众人打招呼的道。抬眼看了坐在右手的大姑。
跟七祖母很像,当然比七祖母年轻,不过眉宇间却有一股子燥气。反而看着没有七祖母那股子气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