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_作者:糖拌饭(177)

2017-05-08 糖拌饭 种田文

  “好的好的。”李景明应和着。

  一边葛氏又是用劲的扯了扯方氏。

  “二奶奶,不知后院墨坊里面的东西可否宽限一段时日,你知道的,外面五间铺子都租给了别人,他们有些货没地方放,就放在咱们后院的墨坊里,这也是予人方便,咱们也顺人便赚两个钱贴补贴补门摊费等。”方氏一脸为难的道。

  贞娘一听这话却是皱了眉头,朝廷有专门的塌房是用来给商人存放货物的,其中还牵涉到塌房税的问题。所以一般来说商人不存在没地方放货的问题。

  当然,小宗的货物为了方便,倒是不一定存放在塌房里。但时,外面每间铺子后面都有储货间的,一般商家不存在另外再租地方存货的问题。

  再一给合着葛氏老爹的身份,贞娘明白了,这里面搞不好就会牵涉到偷税漏税的问题。

  “景明婶儿,商人存货自有塌房,这朝廷查的可严的很的,我不管你用什么法子,哪怕是退钱,都得让他们把货搬走,这事可玩笑不得。”贞娘正色的道。

  “这……”方氏yù言又止。

  “贞姑娘放心,明儿个我一准让人搬走。”一边李景明瞪了方氏一眼道。

  ☆、第八十五章 釜底抽薪

  既然李景明这么说了,贞娘自不会再说什么。虽说觉得这里面猫腻挺多,但有些事qíng倒是不必太急的,所谓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嘛,为温火才能煲出好汤。

  随后贞娘就陪着huáng氏去后面小楼里休息,又让各人都找地方休息去,自己也浅眠了一会儿。毕竟半个月的水路,大家都疲倦的很。

  说是浅眠,但贞娘这一觉着实不浅,醒来已是傍晚了,睁开眼,看着陌生的环境,一时竟有着一种再穿越的感觉。

  直到屋外屋檐水的嘀嗒声才晃过神来。便换了衣服起chuáng,推开窗,空气中有一层淡淡的雾气。

  南京的气候似乎跟徽州相差不大,傍晚前,洒了一场小雨,贞娘听得外间丑婆嘀咕了句chūn雨贵如油,便带着小丫去后院一块泥地挖了挖,撒了点菜籽,竟是一个时光也不làng费。

  二狗早不晓得晃当到哪里去了。

  而从窗户上看着外面的后院,马师傅同郑复礼两个已经整理出了两间小间,把之前带来的一些制墨工具摆好,粗粗的架起了一个小墨坊,可以临时用用。等得李景明带人把堆放在后院大墨坊的货物搬走来,才好再重新搭起墨庄墨坊的架子来。

  “贞娘,醒了?”外间,huáng氏听到屋里的响动,便推了门。

  “嗯,这一觉睡的挺久的了。”贞娘有些不好意思的道。边说连走出了房间。

  “那边架子上有热水,去洗洗醒醒神儿。”huáng氏笑着道,却习惯的拿着块木雕雕着雕板,桌上摆着一张图纸,是贞娘在娘上时画的。

  这水路一路来,一开始贞娘是跟着郑复礼问一些南京的事qíng,两天下来。郑复礼也就说的差不多了。

  之后,贞娘便开始跟着huáng氏学雕刻。

  说起雕板,原来贞娘也是有些底子的,毕竟gān制墨这一行,雕板这一块是跨不过去的,只是后世机器雕的多,贞娘有时不免偷懒,都是自己画了图,拿去机器上雕。如此,贞娘的雕刻手艺相比起huáng氏来说。实在是粗糙的不能见人,便觉有些学习的必要了。

  当然,贞娘这时学雕刻。倒也并不想学个什么样出来,毕竟是宿业有专攻,她于点烟制墨一套算是jīng通的了,今后更该博采众家之长,增进制墨技艺。倒不消再在雕刻上花太多的时间。

  在船上学习,一是了解雕板的木xing,主要还是为了制出更好的墨,要知道,雕板的木纹对于墨的结构稳定其实也是有着想当重要一面的。

  另外更多的却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毕竟旅途枯燥。不过,因着后世时。雕板前都是自己画样子,因此在学习雕刻的时间里,便画上了一两幅墨线的样本子。没想到却被huáng氏看中了。

  硬是说贞娘虽然雕刻不怎么样,但雕板的墨线画的不错,于是的,贞娘到后来,都是绞尽脑汁的画着各种雕板墨线。

  如今这些图。倒成了huáng氏的收藏了。

  这时,贞娘洗好脸。搓gān净汗巾,便端了盆准备出去倒水。

  “贞娘,就放在那里,一会儿让小丫来倒就成了,你如今倒底也是东家小姐了,这等事qíng不必亲力亲为。”一边huáng氏抬头看着贞娘的动作,便随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