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_作者:糖拌饭(326)

2017-05-08 糖拌饭 种田文

  “嗯嗯,你去吧,多跟他叨叨,家里也就你这丫头能跟你爷爷说上话。”吴氏笑着道,一直以来,这爷孙俩谈起墨来那别人都cha不上嘴的。

  “嗯。”贞娘应了声,便去了后院的小墨坊。

  后院的小墨坊本是家里的杂物间,是后来李老爷子自己改建的,有两间,一间用来点烟,一点用来和墨制墨。

  贞娘进了小墨坊时,就看到自家爷爷在熬胶。

  不过,让贞娘有些奇怪的是,一般来说,这一种墨的胶都是单一的,可这会儿,贞娘看到边上,摆着有鹿角胶,牛皮胶,还有鱼膘胶等好几种胶。

  “爷爷,你怎么用这么多种的胶熬?”贞娘便有些奇怪的问,这在之前的制墨里,从没有这种qíng况,一般来说,胶要单纯,只有添加各种辅料的时候那才是多样化的,可从未听说过,胶也用多样化,那样会不会太杂了?

  “贞娘,你来了,我也是试试,这段时间我研究了你上回带回来的墨,咱们李家的四合墨,这里面博大jīng深哪,烟煤一斤,生漆三钱,熟漆二钱,再佐以配料投入胶中,这些都是不错的,可我试制了几次,可却离这四和墨的品质相差太远,我思来想去的找不到原因,但是你看看这墨的横切面……”李老掌柜说着,把一个半块墨递给贞娘。

  贞娘倒吸一口气啊,自家爷爷可真是舍得了,当初齐爷留给她研究的那块墨居然让自家爷爷弄断了。

  “爷爷,你把它弄断了,我怎么跟齐爷爷jiāo待,齐爷爷只说是给我们研究,可没说就送给我们了呀。”贞娘讶然的道。

  “那老小子,就这脾xing,他那么说就不会再把墨要回去了,最多到时候,咱们研究出这四和墨的方法,到时把方子解说给他听听,这老小子从不做亏本买卖的。”李老掌柜的chuī胡子瞪眼的,虽说说的话是毫不客气的,但越是这样,倒是越表明了两人关系曾经相当不错。

  而贞娘此时仔细的看着那横切面,古墨的断切面墨色黝墨,坚而有光,理细如犀,质温如玉,这可以说是顶级古墨的特点,只是再仔细的看着,却发现那细密的纹理有一种好似在流淌的感觉,这是怎么回去,整个墨的横切面居然有了一种流动的感觉?

  “爷爷,这墨……难道是因为胶的原因?”贞娘不由的问道。

  “我还不敢肯定,我怀疑这种流动感正是因为不同的胶质掺和才成的,只是一时我还弄不透。”李老爷子频有些感叹的道。

  都说时代在进步,但技艺这种东西,一代代的失传下来,有时候反倒是今人不如古人啊。

  ☆、第一百四十九章 田夫人之死和秦家

  是夜,爷孙两个就一头扎进墨坊里,对于各种胶也试了各种搭配方式,最后发现,以鱼膘胶为主胶,再辅以其他小比例的胶应该是最能接近李守家的四合墨的。

  当然也只是最接近,还远没有成功,一个配方,从试制到成功,必须要几百上千次的试验,有时还不一定能成功。

  贞娘倒是真想留下来跟自家爷爷一起把这个李家的四合墨弄出来,只可惜,南京的事qíng更重要,于是天一亮,就不得不起启程了。

  “去吧,路上小心点,这四合墨的事qíng就jiāo给爷爷,相信你下一次回来,这墨必然能成了。”李老掌柜的叮嘱着贞娘。

  “嗯。爷爷辛苦。”贞娘自是点头。

  随后便拿着包裹,又跟娘亲等人道别,然后同老爹一起,由大哥送去了墨坊,跟着墨坊的一行人一起出发。

  这次跟贞娘一起去南京的除了孙家的孙文杰,huáng家的两个雕工,还有李家的两个子侄。

  孙大嫂有一句话说对了,徽州这边在外做生意的,但凡是发迹了的,总是要从家族子侄中再带人出去,一是为了子侄找出路,另外也是因为,在外面背景离乡的,难免要受人欺,家中拉一帮人出去,也算是扎堆,这人一多了,外人也就不敢随意的欺负了。

  这也是一种生存法则。

  只是马车刚进了四宝街,就被人阻了路。

  贞娘坐在马车里,感到马车突然停了下来,便探头问:“怎么回事?”

  “贞姑娘,前面遇上出殡的队伍了,要等一下。”那马车夫道。

  “好。”出殡的队伍路过,也要不了多长的时间,耽误不了船程。于是,贞娘就让车夫把马车赶到边上一点。给出殡的让开路,这也是对死者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