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_作者:糖拌饭(450)

2017-05-08 糖拌饭 种田文

  “好。就不多说,不过,这牌子今天还不能挂,要挂也要到斗墨结束后再挂。”这时李老夫人又道。

  听到李老夫人这么说。众人原先的兴奋都减了几分,脸上又不由的带着一点担忧。

  本来得到贡墨权是高兴的,可偏偏一纸圣旨,李家这又摊上了跟倭人斗墨的差事。

  虽然,众人不信李墨会输给倭人,但老话不也有一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啊。这万一要是出了点差错,天家那心思可太难测了。

  唉,李家这是得了贡墨也不得安生啊。

  随后众人散去,贞娘扶着自家爷爷同七祖母一起进了墨坊。邵老管家已经搭好了香案,又点了香,然后把贡墨的牌子和那圣旨供了起来。

  随后众人坐下。

  各管事自是恭喜东家得了贡墨权。之后,却又商量起了接下来斗墨的事qíng。

  贞娘拿出一叠子资料,全是南京连吉英松跟人斗墨的事qíng,其中自也有不少墨师分析倭墨的特xing。

  首先质地很轻,说明烟细胶轻。第二,闻起来馨香扑鼻,再加上研墨无声,墨汁清透,如此等等,都是最佳墨的表现。而书写起来,其墨彩非常亮眼,同样的雨湿笔墨而不化。而最大的一个特点,却是夜色间不掌灯,亦能看清字迹。

  “可是掺了夜明珠粉?”听得贞娘介绍倭人墨夜间能看清字迹,七祖母便问道。

  “七奶奶,资料上说,南京墨务司以及咱家,田家,和程家在南京的几个墨师共同研究。发现那墨里并没有掺夜明珠粉,之所以能够在夜间看清字迹,应该是千年松的原因。”贞娘道,千年松的松烟,油脂很重。再加上时间的沉甸,光泽内蕴,而到得夜间,内蕴的光泽外吐,自然将字迹勾勒了出来。

  “可这千年松咱们到哪里去找啊?”这时,一边的邵管事一脸焦急的道,。

  “我让正言带两个墨师上huáng山找去,我就不信了,整座山,就没了千年松?”一边景东叔寒着一张脸道。

  听得李景东这话,在坐的人都皱了眉头,整个huáng山峰峦叠嶂,里面不知藏了多少奇松怪石,想来千年松总是有的,只是整个huáng山云海滚滚,更满是悬崖峭壁,还有大虫出没其中,李家七房几位叔伯都是为了找奇松而死在huáng山的。

  难不成,这悲剧又要重演?

  “先不急,家里还有两坛五百年的松烟煤,我们可以先试试,再开出赏格,徽州墨坊多,别看一些小墨坊没什么人气,但多是有些来历的,哪家都有些镇坊之宝,使不得先打听打听,到时,我李家倾家dàng产也再所不惜的。”这时,李老夫人道。

  听得李老夫人这么说,众人自也是点头。其实说去huáng山找也不过是一个安慰,留给李家的时间本就不多,而huáng山那么大,谁知道哪里有千年松?这东西真是可遇不可求。

  倒是贞娘,这会儿不由的想到了后世的huáng山著名的迎客松,便有千年的历史,当然,也许这个时候没有,但七八百年的历史也少不掉,有个七八百年历史,凭着自己的点烟技术,弄了千年松的墨彩不成问题,她前世爬过几次huáng山,对于迎客松的位置也知道个大概,想来要找要容易的多。

  只是在后世,迎客松几乎成了huáng山的象征,她若真朝迎客松下手,那她岂不就成了huáng山的罪人了,说实话,她真下不去手。

  嗯,这个事qíng她还得斟酌两天。先看看再说吧。

  就在这时,一个伙计来报:“程三老爷子来了。”

  “哦,快请。”李老夫人道,随后大家便走到外面迎接。

  程三老爷子不是一个人来的,还带了两个伙计,拉着一辆板车,板车上放着一个石臼和石杵。

  那石臼和石杵石纹相合,显然是取自一块石头上的。

  “程老弟,你这是?”看到这石臼和石杵,李老掌柜的隐隐一阵激动。

  关于这副石臼和石杵,在徽州是有传言的。

  传言程家祖上得泰山石敢当,又请高僧开过光,然后制成这副石臼和石杵。而后才有了程家著名的玄元灵气墨,据说用这副石臼和石杵制成的墨,有避邪镇宅之作用。玄元灵气之名也正是因此而来。

  虽说传的有些玄乎,但这东西是程家祖传下来。这一点做不得假。

  “都说工yù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啊,我程家这副东西也算个宝物,用这副石臼和石杵杵捣的墨团能更光润一些,制出来的墨更黑更亮,先借你们用一用。也算是尽我程家一点心意。”程三爷爷道,随后还chuī胡子瞪的冲着李贞娘道:“丫头,可不准掂记你程爷爷这东西,用完了可是要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