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_作者:糖拌饭(473)

2017-05-08 糖拌饭 种田文

  “李墨果然是名不虚传呀,不过我们的墨也不差,大家斗了个平手。”连吉英松虽然有些遗憾,但这种qíng况,实在已在他的预料之中,李墨确实不是他的墨能比的,这样的结局也算是不错。

  但围观的群众却是不甘,之前,那倭人也是削尽了南京制墨人的脸面,如今就算是得了个平局,但以大明这泱泱大国,跟倭人斗个平手,同样不光彩。

  “慢着,斗墨还远远没有结束呢,怎么,连吉先生,我们争的可是天下第一墨的名头,这历来比斗可从没有并例之说。”贞娘这时突然的道。

  “李姑娘,这已经是结束了,你莫非还想不认。”连吉英松yīn着脸道。

  “不是我不认,而是没有结束你让我怎么认?”李贞娘盯着连吉英松反问。

  “那李姑娘还想怎么比?我可是有言在先的,任何试墨,由大明人评墨都不公正。”连吉英松道。

  “放心,我用的还是你的办法。”贞娘回道,嘴角微翘,看着连吉英松却是有着嘲讽之意,这人连一点真正拼搏的心都没有,算不得是一个制墨人,以她的看法,连吉英松的制墨之路走到头了。

  “愿闻其详。”连吉英松看了看一边正跟市舶司的言公公说话的倭人使君一点眼,便道。

  “很简单,不就是比拼一个固色和守色吗?”贞娘说着,便冲着衙门案堂前的各位大人行了行礼,当然最主要的也是向那垂帘后面的隆庆帝和李贵妃行礼。

  然后道:“还请言大人和这位使君大人,共同派人去取两只大缸放在两侧,并装满清水。”

  立刻的,言大人便同倭人的使君大人各派了人去准备大缸,然后抬了上堂,又让人从井里打来井水,装满两只大缸。

  于是,贞娘继续道:“接下来很简单,这两只大缸在这里,我们李家将斗墨投入一只缸里,连吉先生可以将墨投入另一只缸里。如此浸泡三日后,再磨墨书写,看看守色和固色的qíng况。”贞娘道。

  “若是三日还是一样呢?”连吉英松没想到这李姑娘居然提出这个办法。那他还真没办法拒绝。

  “那就十日。”贞娘继续道。

  “若是十日还一样?”连吉英松继续问。

  “那就一月。”贞娘紧接着道。

  “若是一月还一样呢?”连吉英松这是跟李贞娘杠上了。

  “若是一月还一样,那就算你赢。”贞娘一脸沉静。伸着纤纤食指点着连吉英松道。

  听得李贞娘这番的决然,连吉英松心里却是有些打鼓的,谁都不是傻子,李贞娘敢这么赌,那显然是有一定把握的,这浸泡和先前弄湿墨色看湛不湛透其实是两回事。

  弄湿墨色,看湛不湛透。其实比的还是制墨的原料。

  但浸泡就不一样了,那比的就是墨法和杵捣的功力。要是杵捣的不够,那墨在浸泡中就容易软,一软之后。那什么墨色都守不住了。

  “怎么了,不敢了?”这时,外面围观的人见连吉英松迟迟不肯回应,便都大声的鼓臊了起来。

  “连吉君!!!”这时,倭人使君的脸也沉了下来。这个时候可不是退缩的时候。

  “行,就这么比。”连吉英松一咬牙道。

  于是立刻的,李家和连吉英松就分别把墨投入到大缺里。

  而接下来就是三天的等待了。

  为了公平公正,这三天,市舶司衙门不闭。再由倭人武士同市舶司侍卫分别守着大缸,不让人靠近,以防作鬼。

  总之,如此一来,任何的做假都不存在。更有好事的市民,也轮班的来转悠,当然墨在水里,而水依然清彻,倒也看不出李墨和那倭人的墨有什么区别。

  “别看墨色什么的咱们不懂,但李家这山河墨看着端是大气啊,瞧瞧那墨上的长城,跟一条飞龙在群山之巅飞腾似的,这是龙腾气象啊。”几个老学究摸着胡子道。

  自不免的又要朝着京城的方向揖拜一番。

  如此,转眼三天就到了,这一天,所有的人又都齐聚市舶司衙门,其实这几天,李家人和连吉英松那边的人都没有离开,都在市舶司准备的厢房里休息。

  这时,自有司仪命人从水里取出墨来,再分别由李家和连吉英松检验,没有问题后,便再一次磨墨书写。

  连吉英松在书写时,那脸色就是越来越黑沉了,他自家的墨自然心里最清楚,三天一泡过后,这再书写起来,整个墨色已经没有原来那么的黑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