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业_作者:糖拌饭(79)

2017-05-08 糖拌饭 种田文

  “长根,快救人,我爹落水了。”李金花冲着他大叫。

  长根一听这事,二话不说,带着另外两个长工一个猛子扎进了潭里,一阵扑腾,不一会儿就把李六爷救了起来,然后一行人匆忙的将人抬回家里。

  又有人去叫来庄里的赤脚郎中。

  “还好,救的及时,没事,冲碗姜汤,我再开几副暖身子的药就成了。”那赤脚郎中道。

  李金花等人才松了口气,刚才可把她吓死了,如今回想起来,若不是听了贞娘了的话,早些回家,那自家老爹……

  李金花想都不敢想那后果。

  “都说了我没事了,担心什么。”李六爷这时也醒了,嘀咕的道,嘴里还有酒气。

  想着老爹差点叫酒害了xing命,李金花就来气,一把抄起边上的酒壶:爹,以后不准你喝酒了啊。”

  直接对他爹下起了封酒令。

  而对女儿难得的怒火,李六爷也只得缩着脖子应着,想着差着死在酒上,那心里也是一阵后怕。

  另一边,贞娘倒不晓得因着她的一句话,免去了六房这一场祸事。

  此时贞娘就在家里钻研着再和墨。

  至于嫡宗七祖母那边的事qíng,她能尽的力都尽了,这时,正如自家爷爷所说,都淡定着,该gān嘛gān麻,便是她想帮七祖母,那打铁也须自身硬,自己没本事,如何帮人。

  一个制墨人,最重要的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在这条路上闯。

  制墨之道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也来不得半点懈怠。

  所以,任何时候,贞娘都不忘努力提高自己。

  而今她就盯上了再和墨了,这可是能变废为宝的技术。

  所谓再和墨,就是把一些废弃的墨捣碎,重新对胶,重新和墨,最后制成新墨。

  程三爷爷那日带来三块墨让贞娘鉴定,之后,那墨就留了下来。第一锭,仿贾思勰墨的那锭,其实就是药墨,这药墨的制法和配方贞娘基本明白。

  倒是第二锭的再和墨很特殊,再和墨最最关键的便是胶法,贞娘记得穿越前爷爷常说的一句话:古人制墨,胶法为上,得胶法,次等的烟煤能制成上等的墨,不得胶法,特等的烟煤也许只能制出中下等的墨。

  由此话可知胶法之重要,而她如今手上拿到的这块再和墨,其胶法在后世已经失传了。这让贞娘如何不见猎心喜。

  贞娘现在想做的事就是把这胶法还原出来。正想的入神,冷不防有人招呼着。

  “贞娘,在gān嘛呢?你大嫂呢?”此时,从虚掩的门外挤进来两个人。

  贞娘被打断的思虑,神qíng有些不太痛快,抬眼一看,是杜家兄弟,便站了起来招呼了声:杜大哥,杜二哥好。你们坐,嫂子在房里哄小笑官睡觉呢,我去唤来。”

  正是正午时分,小笑官要休息的。

  贞娘说着,便起身了,进了屋敲了敲嫂子的房门:大嫂,杜大哥和杜二哥来了,在院子里。”

  “哦,知道了,我这就来。”房里杜氏应了声。贞娘便不管了,在一边的窗下坐下,继续研究手里的再和墨,到于院子里的两个,院子里没别人,她自然要避嫌,也就不出去了。

  这时,杜氏出来了,冲着贞娘笑了笑后,便去了院子。

  只是没一会儿,贞娘便听到院子里传来一阵小声的争执声。

  “又要钱?我钱都给你们了,哪还有钱?”杜氏皱着眉头道。

  “这不马上要到收菜籽的时候了嘛,我们的钱也都盘油坊的时候用完了,可这开季了,不能没钱收菜籽啊。你想想法子,再凑凑呗。”那杜大郎道。

  “我哪有法子啊,你们也不想想如今李家的qíng形,正是需要用钱的时候,哪有个闲的?”杜氏低低的道。

  “那是李家七房九房的事qíng,跟你们八房有什么关系,拜托拜托了,等油菜籽收起来,打了油卖了钱,我们一准就还。”那杜二也紧接着道。

  “行了行了,你们回去,我再问问,不保证的啊。”杜氏对自己兄弟一向心软,便应了声,不过她兄弟来借钱多了,她也不是个傻子,不可能打包票的。

  “嗯,那我们走了,姐,一定想办法,要不然,这油坊盘下来却开不了张,那不就白盘了吗?”杜大应着,然后扯着杜二一起离开了。

  “大嫂,他们两个又来借钱啊?”贞娘此时趴在窗台上看着院子里的杜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