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己的祖父,那位传说中戎马一生、所向披靡的靖远侯,蒋轩是没有亲眼见过的。他出生之时,祖父就已经离世,故而他对祖父的一切印象,都是来自周围众人的口口相传。只知道那是一位传奇般的人物,在大齐近几十年的杰出将领之中,如果说有人可以凌驾于姜元昭之上,那必是自己这位祖父无疑了。
也正是因为老靖远侯曾经的赫赫威名,使得往日的蒋成化,乃至于现在的蒋轩,能够在紧要关头被众人想起。
“之前父亲那次出征纯属赶鸭子上架,不知道我又是否能够担此大任?”蒋轩恐怕只有在姜元昭面前,才会如此坦诚地发出这等感慨。
“你既有征战沙场的热血,又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已经十分难得。”姜元昭认真地说道:“我对你是十分看好的,至于究竟是否能够担此大任,恐怕谁也不敢妄言,只能留给战场来检验。”
蒋轩郑重地点了点头,接着又说起:“今日来找您,便是想着提前有所准备,若皇上突然问起,不要一问三不知才好。”
姜元昭含笑颌首,在详细嘱咐之前,突然想到:“你家里的人,不会有什么阻碍吧?”
蒋轩微微一怔,继而回道:“我父亲的qíng况您也清楚的,‘打仗’之类的字眼,是万不能在他面前提及,即便真的成行,也要找个旁的理由含糊过去。至于沁宜院……应该巴不得我越早去越好吧……”
蒋轩只说了这两处,但在他的心里,却不停闪现着另一个身影。
明知道陆清容这些天一直为自己担着心,却始终不知该对她如何开口。陆清容是个通透明理之人,但战事总归是凶险的……蒋轩决定,还是等有了准信儿再跟她说,免得她白白替自己忧心一场……
与此同时,回到榆院的陆清容突然有些坐立不安。
感觉屋中实在烦闷,陆清容带绿竹去了院中散步。
许是心中惦记的缘故,不知不觉间,主仆二人走到了书房门前。却不想没有看到蒋轩回来的迹象,反而碰到了另一个熟人。
第一百九十九章 杂乱
不远处那个背影,乍一看十分眼熟。
“世子还没回来?”陆清容站在书房门前,目不斜视。
“回夫人,还没。”墨南规矩地应着。
陆清容这才微微侧身,随口问道:“那个是谁?”
“是江公子。”墨南反应很快,“上次帮着孙大人来送信的就是这位江公子了,是《景熙大典》的纂修官江慎之大人的长子。”
果然是江凌。
此时他身着一袭牙色衣衫,立在离书房不远处的一颗柳树之下。
阳chūn三月,与初chūn乍暖时相比,树上垂下的枝叶又增添了几分浓绿。看着在和风中摆dàng的柳条,摇曳轻扬、如线如丝,陆清容突然觉得,那姿态似乎与树旁之人有着几分相似。
陆清容对着墨南微微点了点头,领着绿竹向树旁走了过去。
“世子不在榆院,许是去了镇北将军府。”陆清容站在他身后,轻声说道。
江凌这才缓缓转过身来,不慌不忙:“我知道。”
陆清容只愣了片刻,并未问他是不是来了榆院才知道的,而是静静站在那里,听他自己说下去。
却不想,江凌好半天都没有再出声。
好在绿竹就站在她身后不远处,此时的片刻寂静没有让陆清容感到不适。
“我正是从镇北将军府过来的。”江凌还是先开了口,“姜千户的腿伤已经好了许多,可以让小厮扶着下地行走了。”
“你和姜濛很熟悉?”陆清容记得,两个月前,正是孙一鸣和江凌把身负重伤的大表弟姜濛从漠北送回京城的。
“我和孙大人刚到漠北之时,就拿着镇北将军的亲笔信去找了姜千户。”江凌回忆道:“他着实帮了我们不少忙。漠北的官兵在孙大人面前。大都是在打官腔,一副遮遮掩掩之态,若不是姜千户,孙大人的差事恐怕还要多费几番工夫。”
陆清容听他说完,思虑了片刻。
原本只想过来和江凌寒暄几句便离开的,却因听到江凌提起漠北,触到了多日萦绕于她心中的担忧。
“孙大人去漠北。到底是有什么差事?”陆清容终于问出了心中的疑问。以往她也曾问过蒋轩,但总感觉他的回答有些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