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生_作者:孟寻(55)

2017-05-09 孟寻

  见陆亦铎看他的目光不善,才感到有些不好意思,赶忙闭嘴。

  “你找我有事儿?”陆亦铎面无表qíng地问道。

  陆亦钟想到自己刚才要找他说的事儿,瞬间又恢复了jīng神。

  “大哥,这次我总算是立了一个大功,等日后咱们杰哥儿考上了状元,叫他可别忘了谢我!”

  陆夫人听着十分不解,不知道这小儿子又在搞什么名堂。

  陆亦铎却是了然地笑了笑,说道:“那就先借你吉言了!你也别再这儿卖官司了,可是给杰哥儿找西席的事有了眉目?”

  “正是,正是。我已经帮你谈好了,一年一百五十两的束修,跟着你们去河南!”陆亦钟十分得意。

  连个招呼都不打就帮陆亦铎找了西席回来,陆夫人心中已然十分不快,一听这“一百五十两束修”,更是有些头疼。

  “你怎么不先回来和我们商量一下,就自己做了主!”陆夫人觉得这小儿子的行事越发毛躁了,“再说什么人要一年一百五十两?如今以京城的行qíng,一百两束修就顶天了!”

  陆夫人越说越生气。

  陆亦钟倒是不着急,慢条斯理地道:“娘,您先别发火,江慎之这名字您可听说过?”

  话音一落,陆夫人和陆亦铎都愣住了。

  他们当然知道那是谁。

  江慎之,景熙十六年京师地区乡试的头名解元。

  自从大齐开国以来,京师出的解元在参加后面会试、殿试上从未有过落榜之人,他是第一个。

  四年前江慎之高中解元的时候,因素有才名,很多人都觉得他极有可能在会试、殿试中也取得头名,成为大齐朝首个连中三元之人。没想到却最终名落孙山。

  其中的隐qíng如今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景熙十七年的殿试上,江慎之因一篇谈到“越位逾制”的策论,得罪了当时仍在掌权的辅政王,最终成为了唯一一个在殿试中落榜之人。据说还是皇上亲自为他求了qíng,才免于受到终身禁考的责罚。

  到如今,三年过去了,江慎之却因父亲去世而守孝,没能参加皇上亲政后的这一次科举。

  原本以江慎之的学问,再等三年便是了,怎么肯去别人家做西席先生?

  陆亦铎也觉得这可能xing实在是太小了。

  暂且不论江慎之的学问,就凭当日皇上亲自为他求qíng的这份渊源,来日朝廷再次开科取士之日,必是他金榜题名之时。

  “你是怎么请动江先生的?”陆亦铎问道。

  “大哥你有所不知,那个江老爷一过世,江家的几个儿子就分了家。江慎之是庶子,对他来说这个分家就跟净身出户没什么分别了!所以他才要找户人家去坐馆。”

  “那定是被众人争相邀请的,怎就单被你请了来?”陆亦铎仍有不解。

  “我去的时机好啊,那会儿他刚刚被江家赶出来。这江家也真是鼠目寸光,守着个能光耀门楣的宝贝,居然还急着往出赶!”

  陆亦铎闻言也很不齿江家的行为,却又庆幸能碰到个如此好的先生,不免稍有担心:“江先生愿意跟我们去河南?”

  “是,我这次能请到他,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不愿待在京城。以他在顺天府甚至整个京师的名气,留在京城反而没个清净!”

  陆亦铎这才放下心来,不由喜出望外,现在唯一的难题也解决了,他面带微笑向陆夫人望去……

  陆夫人此时也无话可说了。

  江慎之学识渊博,又jīng通八股,要能力有能力,要经验有经验,又愿意跟去河南,她也承认这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若qiáng行把孩子们留在京城,她自认也是绝找不到更好的西席。

  陆夫人只能默认,同意让孩子跟着陆亦铎他们走。

  但她在心里先是把陆亦钟腹诽了一顿,这小儿子平日一向跟自己一条心,最近怎么总给老大当帮手……转而又想到,自从尹屏茹她们进了陆府,自己总是诸事不顺……

  这人要是想迁怒,真是总能想到理由……

  陆亦钟此时却全无察觉,只是高兴自己终于也能帮上大哥的忙了,心中又给耿氏暗暗记了一功。

  这次他能恰逢时机地赶到通州,的确全靠耿氏的消息灵通。

  自从上次他跟耿氏提了母亲想留几个孩子在京城的事,耿氏心中就警铃大作,生怕这一留把尹屏茹也给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