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侯闭口不言,只不停地摇头,极为痛苦的样子。
过了半晌,他才qiáng顶住一口气,无比严肃地看着陆清容说道:“蒋轩对你很是信赖,我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把你留下说话,望你日后能对他多加劝阻,务必不要再对陈年旧事纠缠不休了。有些事,过去便过去了,查出真相,只能徒增烦恼罢了。难得糊涂,那才是福啊……”
陆清容忍不住就问道:“您的糊涂……就是为了这个福吗?”
靖远侯笑得凄凉,声音微弱:“我亦不是那块材料,没有从父亲身上继承到半分骁勇,但我也是个有血有ròu的人,当年在战场上,因我的疏忽,近万名将士命丧西北,我这一辈子用来赎罪都仍嫌不够,哪里还能有什么福!我只是怕将这罪孽传给下一代……好在蒋轩与我们不同,身上颇有他祖父的遗风,难得他又年纪轻轻就进退有度,甚至比他祖父当年还要胜上一筹……蒋轲是个平庸之辈,我心里清楚,想必你们也是能看出来的。既然如此,他们断断没有兄弟相残的必要,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陆清容不但没明白,反而更糊涂了。
刚才听过圣旨,靖远侯就一直在担心蒋轲,此刻竟然还臆想出了什么兄弟相残……
陆清容不想任他岔开话题,正打算把话兜回姜夫人的事上,却已经晚了。
靖远侯说完刚才那番话,再没了力气。
眼睛依旧睁着,却一动不动。
陆清容忐忑地伸手,去试探他的鼻息。
指尖除了自己的颤抖,再无其他。
第四百四十三章 指责
景熙三十五年,五月,靖远侯辞世。
此时,距离他领兵去西北平叛,已经过去了十六个年头。
这十六年间,靖远侯一直没能从当初的yīn影中走出来,战场上的种种,始终埋在他心中,挥之不去。当年随之而来的姜夫人离世,让这一重创,变得更加无法释怀。
多年来,靖远侯神志不清一事,早就不是什么秘密。
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无人不知。
只有陆清容,在听过他临终那几句话之后,心里有了不同的想法。
有时候,这疯癫之中几分真假,恐怕没那么容易看清楚。
而无论真假,对靖远侯来说,如今的离世,从某种程度上讲,也未必就不是一种解脱……
但他刚刚那番话,又是什么意思呢?
为何不让他们继续追查当年的事,为何说这是在保护蒋轩?
蒋轩真的会因此陷入险境吗?
伤感仍在,陆清容暂时无暇细想。
没有过多耽搁,她立刻喊了外面的人进来。
听到她声音之中夹杂的颤抖,蒋轩和吴夫人都不自觉紧走了两步。
只见靖远侯平躺在chuáng上,一动不动。
窗外的阳光洒进来,勉qiáng只能够到chuáng前一尺之外,再也照不进更里面。众人含泪呆立原地,许是时辰过得久了,那阳光似乎又往外退了一分,使得整个chuáng更显清冷。
蒋轩走到近前,跪于chuáng边。
看着靖远侯仍睁着的一双眼睛,心里像是堵着千斤重的大石,挪不开也砸不碎。
蒋轩缓缓伸出手。轻轻拂过他的双眼,方才让他闭目。
“父亲离世了。”
蒋轩话音一落,靖chūn堂之内,立刻爆发出一阵哭喊之声。
以吴夫人为首,带着吕妈妈以及靖chūn堂的一gān人等,人越来越多,声音也跟着越来越大。
这固然是大齐的礼仪习俗。
若深究她们到底在哭些什么。恐怕与靖远侯本人相关的并不很多。
靖chūn堂里的下人。换得勤,本就找不出一个年头多的,故而并无人对靖远侯有什么感qíng。她们大都是在哭自己。
历来那些在靖chūn堂伺候过的。一旦出去,都不会继续留在府里,而是被派去各处田庄别院,更有甚者。不过只犯了小错,就要被人牙子领走。
故而。此刻她们哭的,都是自己的前路未卜。
陆清容尽管不曾哭出那么大动静,也是双目通红,脸颊微湿。
蒋轩则更为隐忍。虽未流泪,心中的痛却不比任何人少。
靖远侯离世,随之而来的侯府一应事宜。都要由他来安排。
蒋轩qiáng打着jīng神,正要出门。却被吴夫人喊住了。
“等等!”吴夫人的哭声戛然而止,快步走上前,指着他喊道:“侯爷一大早还好好的,到底在榆院看见了什么,才突然吓成了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