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冀大人他们的错愕比起来,蒋轩则要淡定许多。
从徐樱口中得到了确认,蒋轩正在心里默默计算着,以羽林卫的兵力,想将内宫禁军全数拿下,应该并不难……
冀大人等人,也很快恢复了镇定,依旧不曾屈服。
吴太后并不希望真动起手来,见徐樱的威胁毫无作用,她的语气便稍有放缓,:“没人拦着你们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只是先在这里提前宣读一遍罢了,不算有违皇命!”
众人无法苟同。这根本就是蛮不讲理的狡辩!
冀大人已经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次是禇大人恭敬回道:“还请太后娘娘不要为难臣等,若是场面混乱起来,引起令皇家蒙羞的争端,圣上在天有灵,恐也难以安息……”
吴太后见他们开始晓之以理,便也跟着拉开了阵势:“禇大人所言差矣!此刻之所以混乱,全因皇位空悬所致。新君的归属一旦揭晓,必然可以集权于一身,令行禁止,又哪里还会再有争端呢?”
不等禇大人反驳,吴太后的言语愈发直白起来:“哀家此刻就把话放在这里,你们若是不肯jiāo出圣旨,就别想从这大殿里走出去!”
“既然新君未定,那便是哀家说了算!至于你们该何去何从,自己掂量着办吧!”
吴太后疾言厉色,一副不容转圜的架势。
大殿之中,顿时陷入了僵持。
吴太后心中气急,想不到这帮人仍旧不为所动。只因尚存一丝对名正言顺的期盼,她退一步道:“哀家先去偏殿歇息,等你们考虑好了,再请哀家过来吧!不要以为你们能一直拖着,天亮之前,这事qíng必须有个了结!”
正要拂袖而去,吴太后突然又想起一事,沉声提醒道:“皇上驾崩的消息,连这勤政殿都传不出去,你们心里还是少些盘算的好!”
甩下这最后一句话,吴太后带着一gān人等气势汹汹地离去。
自始至终未发一言的皇长孙,这时也跟着一起去了偏殿。
唯有皇后娘娘,眼神之中带着难以抑制的悲伤,离开之时仍频繁地往皇帝那边望去……
不消片刻,大殿之中,再次只剩下了冀大人、禇大人、燕国公和蒋轩,还有陪在皇帝身边泪流不止的常公公。
这时,吴太后那旁的一个小太监突然又返了回来:“太后娘娘请靖远侯世子去偏殿一趟!”
蒋轩未曾耽搁,与其余几位只有一个短暂的眼神jiāo流,随后跟着那小太监去了偏殿。
偏殿之中,竟然只有吴太后和李嬷嬷在,皇长孙和皇后都暂时回避了。
吴太后说话更是肆无忌惮,一上来就气势十足:
“哀家只是希望,让皇长孙名正言顺地即位。宫中若能够一直风平làng静,自然最好,哀家毕竟不希望给天下人留下什么话柄!”
“倘若不能,非要动起手来,也是不怕的!安乐伯已经带着五军都督府的兵力,控制了皇城。哀家知道,你手里有羽林卫,才特意把你找来提醒一句,这以卵击石的事,你还是要三思而行!”
“还有你那个媳妇,大晚上的跑到宫门口来gān什么,她若也要图谋不轨,可就休怪哀家手下无qíng了!”
蒋轩忽地一惊,表面仍维持神色不变,心中有了计较,顺势回道:“想来她只是去刑部探望,得知微臣被召入宫中,这才着急过来探寻消息……让微臣派人把她打发走便是!”
“不用!”吴太后冷笑一声,“你有什么话,就在这里说,哀家派人帮你转达便是!”
第四百七十六章 传达
太后早已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抗旨调动内宫禁军和五军都督府的兵马,人数明显占优不说,还把羽林卫夹在了中间,腹背受敌。
如此费尽心机,她又怎么可能在这个时候让蒋轩传消息出去?
许是信心满满的缘故,她才破例答应派人替蒋轩给陆清容传话。
蒋轩自然不能放过这唯一的机会,心里反复思量着该怎么说。
事到如今,尽管没人看过那传位诏书,但通过皇帝的各种表现,尤其是最后对自己的一番单独叮嘱,那名字根本已经呼之yù出,绝对不会有错了。
但如何才能让陆清容也知道这些呢?
只有让她明确这一点,她才会毫无压力地选择动用兵符。如若不然,又与吴家这群人的犯上作乱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