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此一生_作者:孟寻(877)

2017-05-09 孟寻

  她鼓起勇气往前走了一步,仔细盯着那药渣看起来,一心希望能从中找出破绽,证明眼前这帮人不过是在诈自己。

  始终看不出什么,但吴夫人就是想不通。

  当年之所以一把火烧了小厨房。就是为了掩盖证据,之后为了转移视线,她还把姜夫人的遗物一并处理掉,甚至还买通了太医辞官或“消失”,就是打算彻底把水搅浑,这样即便蒋轩长大之后有了能力,调查起来也是无从下手……

  故而。她无论如何都想不出来。这些药渣怎么可能还在!

  往事回忆得越清晰,吴夫人越觉得眼前这东西不可能是真的。

  这么一想,她立时变得从容了些:“孙大人把当年的药渣找出来。所为何事?”

  孙一鸣料到她会如此,直接请徐医正把那药渣的成分讲了一遍。

  听到徐医正提起里面多了一味地棉根,是在药熬到一半时放进去的,且分量甚大。正是姜夫人离世的真正原因……吴夫人暗自冷笑之余,又多了几分惊慌。

  沉默许久。吴夫人心中好一阵权衡,才再次开口:“孙大人真是爱说笑!当年姜夫人乃是病逝,这是京城里尽人皆知的事qíng!如今您不知从哪里找来一些发了霉的药渣,再配上徐医正的权威之言。就能自说自话、颠倒黑白了吗?”

  吴夫人越说越激动,最后竟变成了指责的口吻:“恕我直言,您这般不负责任。对当年之事轻言误判,又会将世子至于何等境地!那时他年纪尚小。如今若相信了这些捕风捉影的说法,无端萌生出许多恨意,又无从追溯,岂不是误人误己!”

  吴夫人别提有多理直气壮,俨然一副为了蒋轩着想的模样。

  蒋轩则是一脸漠然,半句也不相信。

  与蒋轩的不屑相比,陆清容听得认真了不少。

  然而,吴夫人的应对,实在与陆清容的预计不甚相同。

  陆清容原以为,当证物摆在眼前之时,吴夫人虽然肯定不会认罪,但她或是会像昔日那般嫁祸旁人,或是gān脆直接找个替罪羊了事……

  却不想,吴夫人愣是连姜夫人中毒的事都不承认,一口咬定她就是病逝,没有其他原因!

  如此狡辩,实在有失吴夫人一贯的水准了……

  正在陆清容纳闷的时候,孙一鸣那厢,又有了动作。

  只听他高喊一声“来人”,立刻又有一名衙差走到吴夫人跟前,而他手中托盘上放着的两本册子,封皮陈旧发huáng,一看就有些年头了。

  一本是靖远侯府药室的领取账册。

  另一本则是当年的药房存档。

  尽管吴夫人只瞄上一眼便认了出来,但她表面上仍保持着镇定。

  孙一鸣适时问道:“药室的账册少了几页,看不出贵府都有哪些人领取过地棉根,但是在那一年里,只有沁宜院的药方之中用到过这味药,您是否要解释一下呢?”

  吴夫人不怒反笑,听到他这么说,心里反而踏实了。

  看来,不过是蒋轩和陆氏在府里胡乱翻找,瞎猫碰到死耗子,竟从那药房之中看出端倪,又弄虚作假搞出了所谓的证物……

  吴夫人信心倍增,口气qiáng横了不少:“我有什么可解释的!当年是我偶感风寒,最后落下了咳嗽的毛病,久治不愈,大夫看诊过后,说是百日咳,于是就开了那个方子。孙大人若是不信,徐医正就在这里,那方子里该不该有什么地棉根,您让他一看便知!”

  不等吩咐,徐医正就连忙上前,将药房看过一遍,回道:“若是医治百日咳,这方子自是没错,其中含有地棉根也属常理之中。”

  徐医正顿了顿,很快又补充道:“对症下药,药量适当,再加上久煎去毒,则是治病良方,但姜夫人那些药渣之中的东西,与上述几种qíng形都不符合,良药也就变成了催命符……”

  徐医正尽职尽责地解说,孙一鸣却嫌他有点啰嗦,好不容易听他说完,立刻转向吴夫人:

  “刚刚只是徐医正提到过一次这味药的名字,没想到吴夫人立刻就记住了,还通晓其药理,连药房都不用翻开看,就能想起这味药的功效,甚至连十多年前的病症都说得一清二楚!”

  孙一鸣一番发难,直接让吴夫人的“此地无银”显露无疑。

  吴夫人暗道不好,刚才的确是自己有些得意忘形……但想到他们这证据反正也不是真的,索xing只道:“我就是记xing好,难道也有罪不成!你们若是没有证据,只顾在这里危言耸听,恕我再难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