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里_作者:Loeva(575)

2017-05-08 Loeva 种田文

  李攸皱着眉头走过去,问:“不是病了么?怎的还要来?!”两边望望,“小遥呢?怎么不在这里侍候着?他近日越发懒怠起来了!”

  周念微笑着起身迎他,道:“是我叫小遥出去替我办事,并不是他偷懒。今儿我jīng神好些了,想着这里还有许多活没做,才想来散散心的。不妨事。”

  李攸眉头越皱越紧:“要散心哪理不行?偏要来gān抄写的活!你若真不妨事,面色怎的这般难看?!你抄的什么?这里的活几时多成这样了?!”他伸手拿过周念抄写的东西,后者想要去拦,却没拦成。李攸一见上面的内容,脸色便黑了,“这不是父亲的公物书信么?一向是那两个师爷抄的,怎的叫你来抄?!”

  周念笑笑:“两位先生年纪大了,眼神儿不好使,我年纪最轻,帮帮忙也是应该的。”

  李攸冷笑:“是他们故意为难你的吧?为什么?!”见周念沉默不语,也猜到是因为周家平反失败,那些势利小人以为周念再也不能翻身了,就小看他是个官奴的身份,故意折rǔ,真真可恶!他一把将纸摔了,怒道:“你叫他们自个儿抄去!若有二话,让他们只管来找我!”

  周念叹了口气,劝道:“真不妨事,若我撑不住,他们也不会说什么,侯爷还在这里呢。你是要来见侯爷的?方才来了一封信,好像是南边二老爷捎来的,侯爷看了有些不大高兴,你进去说话,千万小心些。”

  李攸忍不住指正:“什么二老爷?!叫李二叔!”周念笑笑,却不改口,李攸有些气恼地瞪着他,见他气定神闲地继续坐下抄写,丝毫不被自己的眼神所动,也泄了气,转身去找父亲大人了。

  进了屋,他果然看到侯爷yīn沉着个脸,坐在书桌后,盯着桌面上的一封信看。他小心地行了个礼,轻声道:“孩儿见过父亲。”

  侯爷忽尔惊醒,淡淡地将信袖了,问:“什么事?”

  “前儿父亲命孩儿打听的事qíng,方才已得了回报。”

  “哦?”侯爷坐直了身体,“如何?那胡望山与你大哥有旧?”

  “说不上有旧,但他三年潜能随霍家传队下南洋,的确是大哥写的荐书。”李攸低头道,“派去的人查到,这胡望山员是皇商胡贵存的庶子,生母是胡贵存自小使惯的丫环,那年胡贵存重病将死,本来已安排好了胡望山分家另过,谁知他死后,他嫡妻嫡子召来族人,指责这胡望山母子照顾病人时疏忽大意,至使其父惨死,就此将这母子二人逐出家门,又不许附近的人家收留。胡望山生母当时病重,没两天就去了,他被嫡兄bī得无处存身,后来隐姓埋名,才到到地方住下。说来也巧,他那时的邻居,正好是大哥的管家,叫路崇峻的。”

  “原来是他?”侯爷立时记起来了,长子身边的人,他基本都记得,“别人都叫他路二吧?他跟着你大哥出门,倒也办过几次差事,还算能gān。这么说,就是这路二认得了胡望山,於是荐给你大哥了?”

  “是。”李攸悄悄看了父亲一眼,“原本这胡望山借了钱做些小买卖,慢慢地恢复了元气,可半年后胡家长子得了消息,便再次上门赶人,他无奈之下,才托了路二,可巧大哥那时……办完了霍姑父的后事,护送姑母与表妹进京,就顺势把他荐到船队里了。”他有些犹豫,要不要顺便提一提路二的哥哥和侄女,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母亲才把人撵走没两天,这么快将人叫回来,等於打了母亲的脸,还是按下不提为好。

  侯爷对长子跟霍家的事多少有些耳闻,只是当作不知道:“这胡望山倒是走运!他去了这几年,就发达起来了!”

  李攸觉得有些为难,想了想才道:“这些事,有的事在外头打听的,也有向大哥听的,至於此人南下后的事迹,却没什么人知道……我原是听说四叔家的叙哥跟他是同窗好友,才叫人找叙哥家的小厮磨牙,他也说不清楚,只记得胡望山跟着船队走了一遭回来,船队已换了主人,他便成了打杂的。后来有一回他为押船的一位胡内相解了围,那胡内相见他是同姓,便待他极好,再后来……句说是在某个南洋小国遇上了内乱,正巧朝廷的船队也在那里补给,胡内相与户部的人都吓得不轻,是这胡望山带人将他们护住了,自己倒挨了两刀,因此颇得胡内相与户部的人另眼相看。因受了伤,胡望山回国后休养了几个月,不想再出海,便在江南买房买地,要辞了去。胡内相正忙霍家船队的事,不肯放人,到底打了几个月的下手,才脱了身。只是他回京城来……不知是不是打着报复乃兄,雪耻夺产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