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院里正忙着,院子里摆开十几个人,都是人伢子领来请卓氏过目的十岁左右的小丫头,卓氏一个一个问话,见chūn瑛进来,便新热地招了她进门说话“前儿外头闹出一件事来,说是南苑的事qíng发了,太后娘家一个子侄,原是在从前李家庄附近闹事闹出了人命的,被刑部查出来,报给皇上,要从重处置。谁知那小子去在公堂上嚷出了南苑的买卖来,好几户人家都被卷了进去,受了皇上申斥呢。我想起当初你的话,便有些后怕,若不是你劝我,今日老爷就要吃亏了。”想想她丈夫才刚就任兵部尚书,就闹出这样的丑闻,丢了脸面事小,在皇帝面前失分事从。她心里真是无比庆幸。
chūn瑛倒没放在心上,这件事她当初只是拿来当借口的,如今有这样的结局,只能说是出乎意料了,于是她笑道“奴婢……只是一时想到了,便告诉太太,还是要太太做决断才能成事的。我可不敢居功。”
卓氏拍拍她的手背,“我就知道你这丫头是个省事的,不过有功就要赏,你这是要出去了,我没什么可给你的,收拾了几件首饰,还有一些衣料,你拿了去,做几身体面衣裳,将来嫁了人好穿。”于是便命凤鸣拿了东西来。
chūn瑛留意来凤鸣脸上带着羞红,有些不解,但又不好去问,便接过东西谢了沉没,正要告辞,卓氏却忽然道:“你是西府过来的,本来也该过去磕头,只是那边府里这两天正乱着呢,你别去了,省得惹事。”
chūn瑛怔了怔,笑着应了,她本来就没才算去侯府,捧着东西出了门。回到松颐院再回过话,总算能起身了。有婆子帮她提着包袱出了二门。路二叔早就赶着车在那里候着,一见她便迎了上来,脸上带了喜色,“能走了?可都往各处磕过头了?”chūn瑛笑着点头。路二叔又问,“侯府去了没有?你侍候过三少爷一场,既是脱籍回家了,也该过去说一声。”
“太太叫我别去呢,说是那边正乱着。”chūn瑛嘱咐婆子把行李放上车,循例塞了几个钱,笑着向她们告别,回过头,才带着一分好奇问,“侯府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了?”她眼中闪着八卦的jīng光。
第六卷 云散 第三百零八章 家乱
正月里的一场动乱,显然影响深远。
恪王与梁太师二人的罪证确凿,他们的一众死党也被牵连在内,缉捕的缉捕,下狱的下狱,虽然一时半会儿还不知道结局,但死的人肯定不少,剩下的即使活着,也只是活受罪而已。其中恪王的家眷因为是先帝骨ròu,皇帝亲兄,若能保下一条命,倒还能落得个终身幽禁的结局。因跟两家联姻而受贬斥的人家,都人人自危。首当其冲的刘氏一族,为了自家子侄的人命官司,以及宫中太后的权势地位,也是自顾不暇。
与此同时,因恪王与梁太师倒台而受益的人也不少,周念便是其中一个。
路二叔笑道:“东府建的学堂,里头专教家生子识字的那位周先生,是位学问极好的人。他父亲是咱们侯爷的世jiāo好友,我虽不记得,但你爹应该是见过的。只可惜他家被人陷害,全家都死了,只留下周先生一个。如今皇上圣明,查明当日周家老爷的冤案,是梁太师欺瞒了先帝的结果,便亲自下诏给周老爷平反了,这下周先生就不再是官奴,而是官家少爷了,侯爷正张罗着在附近给他找房子,打家具,还早早帮他去衙门办好了户籍,好参加今年的童生试呢。”
chūn瑛喜道“这是好事啊?!那位周少爷,我从前在他那里打过杂,他是个很和善的人,还教过我读书识字呢!他也够苦的,从小家破人亡,熬了这么多年,总算等到这一日了!”他越想心里就越高兴,同念这十几年里最大的念想就是平反了吧?他总算是得偿所愿了,那他日后应该不会再郁郁寡欢了吧?她暗暗看了路二叔一眼,想着无论如何也该向周念道一声贺,便小声说“二叔,周少爷现在在哪里?反正路不远,咱们拐到后街他家去,向他道声贺如何?”
路二叔却连连摆手,“去了也没用,周家平反的圣旨一下,侯爷就把周先生接进府里去了,如今他住着上好的客房,丫头小子侍候着,绫罗绸缎穿着,象贵宾一般。学堂里停了几天课了,大家都在犯愁,周先生走了,将来谁接手学堂?真真可惜,我本来听人说周先生学问好,xing子又和善,还打算过几年把小四送过来呢。” chūn瑛想了想笑道“二叔怕什么?你忘了学堂是东府开的,不是侯府开的,没了先生,二太太那样仔细的人,定会再找一位来,横竖只是教些浅显的文字礼仪,外加算两笔帐而已,用不着有很深学问的人,找个肚子里有点墨水的秀才,也就完事了。”接着又问,“周少爷平反了,这是好事呀!为什么二叔会说,侯府如今出了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