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药膳师_作者:风间云漪(1200)

  现在他要审问此案,他自然乐得让他cha手。若连这个第一状师审出的结果都和一样,那不管是对君上还是对百姓,他都可以少一些压力。

  “方氏,这些年你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和什么人在一起?又是谁带你进宫见的圣上?从浣州带着小公主的遗骨回京时,是跟谁在一块?看着我的眼晴,回答我!”

  唐秉清谢过顺天府尹之后,盯着方锦娘一连数问,一句问得比一句快,却也一句比一句犀利。

  这些问题,尤其是最后两句才是唐秉清想问的重点。他不信凭方锦娘一介平民能够进得了宫,还能那么快见到永帝。

  只有知道是谁想要陷害云家,他才能抽丝剥茧找出所有的关键,为江云漪正名,为云家平反!

  “这些跟案子无关,我可以拒绝回答!”

  方锦娘有稍微的慌乱,但很快就镇定了下来。她可以见到永帝自然是有人特意安排的,不过她是不会在公堂上说出来的。

  至于她这些年去了哪里,又做了什么,她更不可能说出来。这个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他凭什么问她这些!

  “怎么可能跟案子无关?我怎么知道当年偷换公主的人一定是云老夫人指使,而不是其它的什么人。你可以指证云老夫人,那有没有人能证明你说的话是事实?又或者你不是受了他人的指使,故意歪曲事实,有意勾陷?

  另外我可以告诉你,根据我大周新律,一个案件超过十年其证人就必须有旁证,否则其证人证词可以视qíng况不予采纳。所以你刚才所说的一切,如果没有第三方人证,是无效的。”

  唐秉清看着方锦娘qiáng作镇定的样子,心下微微一松,总算找到了一点突破口。照这个qíng况下去,只需要查出当年小公主的遗骨为何会被安置在云家祖祠,那他就有办法为云家脱罪。

  “我没有说谎,我说的全是事实!”

  方锦娘没想到一个转眼,这个年轻人竟然能把她的证词全数推翻,自然不复方的镇定从容。

  为了能有力给云家致命一击,让他们再无还手之力,所有的细节他们都经过反复的推演。

  可是她如何能想到,大周新律能让她的证词变得毫无用处。这让她如何甘心!现在她上哪去找第三方的旁证?

  “是不是事实你说了不算。而且我还要告诉你,你现在虽然指证云老夫人是当年指使你的人,但你是当年的帮凶,如果你没有去偷换公主,那公主自然好好地呆在端木皇后那里。

  所以我有理由怀疑你现在指正云老夫人的居心。从事发到现在已经过了十七年,为什么当年你逃出生天之后不即刻报官?反而待到今日才说出真相?

  据我所知十七年前的云家只是浣州的小户,云老夫人是如何知道那个小院子里住的是皇后娘娘?又是怎么知道皇后娘娘的生产日期?即使当年皇后娘娘逃亡浣州,那身份和住址也不可能随意泄露出去。

  这一切的一切,你是不是要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如果你说不出一个所以然,那你如何让我相信你所说的一切不是诬告?”

  方锦娘的这些证词看似无懈可击,但若细细推敲却漏dòng百出。唐秉清细细思量,此事他只能从十七年前的真假公主案入手,否则云家很难胜诉。

  但对于十七年前端木皇后在浣州到底发生了什么,到现在还是一个未解之谜。他又如何拿它来帮云家呢。

  “我当年只是奉命行事,这些问题你应该问云老夫人,而不是问我!”

  方锦娘咬了咬唇,她当然知道云老夫人不可能知道这些,可有一个人却是知道的。但她怎么可能说出来呢。

  对于唐秉清越犀利的问话,方锦娘有些招架不住,只能把所有的事全推给元乐珊。

  “如果我是云老夫人,如果当年的事是我做的,这么隐密的事即使是再亲近的人,我也不可能告诉她。至少换下的人是公主,埋下的人也是公主,就算我要假托他人之手,我也不可能告诉她那个人的身份。

  而且从你刚才所说的证词中我几乎找不到一丝破绽来证明云家是无罪的。那么我请问,为什么十七年前云老夫人会笨到把这些事qíngjiāo给你一个丫头去做?留下如此致命的人证和物证来自寻死路!

  从十七年前的事,和这十七里发生的事做一下对比。在坐的各位难道看不出这其中有什么不同么?

  如果云家真的筹划了十七年就是为了今日被人举报有谋反之心。那我实在搞不懂它为何会在没露出一点苗头就功亏一篑?如此慎密的计划既然就被方锦娘这么一个早应该死的人给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