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家的饭点一如即往的丰盛,这也是村民们为何喜欢给江家gān活的原因。除了每天都有不菲的工钱外,还包吃三餐。
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啊!
江云漪体验过一次cha秧的辛苦后,就没再下过田。也不准小小和高子再下田,因为私塾的报名时间快到了,江云漪让他们赶紧复习功课,明儿就带他们去私塾报名。
下午时江云漪进暖房观察催芽的药苗qíng况稳不稳。之后,发觉再催个三两天就可以试种了。
而最先一批在家中浸的那一小批药苗爬藤类的金银花苗已经开始爬藤,估计再过不久就会开花。
半夏、金线莲、桔梗、杜仲、连翘、核桃等等吐芽后就全数移栽到暖房,现在的长势都极好。
一一记录好这些药苗的成长状况后,江云漪去建房的工地走了一遍。
一个月多了,暖房虽然建好了,可是家中住房因为她的要求比较严现在才只建了一半。
不过住房的那个睡莲池倒是早早就建好了,先前从平县运来的那批睡莲已经移种进去。
经过几日的照顾,这些睡莲已长得极好,荷叶田田,景色极佳。倒是荷花塘那边才刚刚吐了芽,长得没有这边快。
晚间后抽考两个孩子的学习状况,发觉他们并没有把学习落下,心中越发欣慰。
chūn播期间,再加上上个月暖房的建造,她已经好久没教两孩子读书了。还好这两孩子自觉,一见到她有空闲就会跑来让她先教。
第二日一大早,江云漪就带着两孩子到红枫书院报名。红枫书院建在安云山的红枫林里,离闹市比较远,但书院环境极好,遍种红枫,景色怡人。
安云的红枫书院在浣州算是极有名的一家书院,有不少县城的子弟只要有条件都会把孩子送来这里读书。
江云漪再三考虑后,还是决定把两孩子送到红枫书院来读书。除了这里的师资让她比较满意外,就是这里的学生都要比普通私塾的学生要有教养。
虽然免不了有些人会狗眼看人低,但她江云漪的弟弟妹妹又岂会怕这些。何况以她现在的身份,在红枫书院里也不怕两孩子被人说。
报完名后,要过两天书院才会开学,江云漪先带他们到安云集的天香阁。天香阁目前还没有改掉名字。
但已经装修得差不多了,她决定先看看,再选定开业的时间。至于这两孩子在红枫书院读书后的住处,她已经安排好了。
便是天香阁后院的那间小楼。
“姐,这就是我们以后的药粥铺子么?好大啊!”
两孩子第一次来天香阁,对于这间比雅斋小一点点的店面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他们知道这间天香阁会再几日之后变成他们想要的药粥铺子,而他们上书院读书后,也会住在天香阁后院的小楼里。
这就是说,以后这里就是他们的另一个家了!
“是啊,姐姐都想好了。我们未来的药粥铺子就叫百味药粥坊!”
天香阁已于三日前完全装修完毕,此刻就等着购置新家什便可以开业。在装修前她就已经想好了店名。
她的药粥原本就与众不同,以百味称之可以说妙极,也能以此吸引不少有好奇心的顾客。
“百味药粥坊?名字是不错,只是大姐为何不沿用雅斋的名号?”
两孩子都知道元宵那天雅斋还多了一间茶坊和一间点心坊,如今整个安云没人不知道雅斋的茶和点心。
雅斋如此盛名,若大姐将药粥和雅斋连在一起,那不是更容易吸引顾客么。
“雅斋是我和云子澈、段景之的,不是我们的!但百味药粥坊就是我们三姐弟的。姐姐会把你们的名字列在里面,等你们长大,伙记们也会叫你们少东家。知道么?”
江云漪又怎么不知道以雅斋之名将百味药粥坊打出去,定会事半功倍。可是她本就没想过把百味药粥坊和雅斋连在一起。
雅斋是雅斋,百味药粥坊是百味药粥坊!它们是不一样的!
“真的么?以后百味药粥坊就是我们三个人的?”
两孩子一听百味药粥坊以后会以他们三个人的名义写就,眸子里溢出夺目的光华。
比起雅斋的成功,显然两孩子也自信百味药粥坊一旦开业一定就会和雅斋一定大受欢迎。
因为他们相信他们的大姐,相信她会带来奇迹!
“那当然,大姐什么时侯骗过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