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小一听到杨大虎出事,吓了一跳,手一软,手里的碗就滑出了手心,在地上砸了个粉碎,把正在烧饭的姚芳华吓了好大一跳。
“没,没事儿!姚姨,我突然想起有事要问大姐,我去去就回。”
江小小有些心慌,但还是镇定了下来,看着地上砸碎的碗也不知道收拾,匆匆跟姚芳华说了一声,就奔了出去。
“哎,小小,小小,啥子事啊!”
姚芳华看着满地的碎瓷片儿也没有怪小小,只是想着方才小小那样子,心中有些担心,忙把碎瓷片儿扫起来,叫了一个丫头过来接她的活儿,便跟着跑了出去。
江家四房虽然坚持自己做饭打扫,但那些买来的丫头婆子也不能让他们偷懒不是,所以每次做饭都安排一二人过来打下手。
那小丫头本来是在外头折菜的,听到姚芳华的话便跑进来帮忙烧饭,姚芳华这才能脱得身去追江小小。
江云漪正在烘gān房检查各类糙药的烘gānqíng况,现在正值江房暖房各类药糙的收获期,江家的烘gān房早早就建了起来,用以烘gān各类糙药。
早在江家药田建起的时侯,江云漪本身就考虑到糙药收成之后关于晾晒的问题。
在经过与李郎中帮忙请来的药农讨论数次之后,药农们给出最多的问题就是自然晾晒的时间长,损失重,而且产量低。
但这些问题他们都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来了江家之后也就把这问题作为首要问题跟江云漪摆到了台面上说。
江云漪便想到了暖房里设置的暖炕,便就此做了一些实验,用暖炕建了一个炕房,然后将糙药全放在炕房,再把炕房烧起来,如此这些糙药便不需要靠天气来晾晒。
但弄了一段时间后发现用炕房烘gān糙药的法子虽然可行,但成本也高,因为炕房一旦烧起来就是很难间断,单单一天烧的炭就是一个极大的数目。
江云漪通过研究方设计出一个烘gān房,烘gān房长约两丈,宽一丈半,房子一头修两个炉口,房间修火道,火道采用回龙炕形式。
屋顶留烟囱和天窗,离地面35厘,每间层前后墙各留相对的一个通气孔。室内两侧离墙20厘各设木头烘架一个,架间留近半丈的通道,架分十层,间距也近,离火道也不远。
间架每层至少能放八个晾晒筐,那些晾晒筐都是竹编而成,每个筐至少能放七八斤糙药。
这样一间烘gān房少说也能晾晒近百斤的糙药,大大地节约了成本,却在一天内提高几倍的产量,也保证了质量。
当然,这些糙药烘gān近十个时辰,就必须有人进去把这些晾晒筐的糙药翻上一翻,如此才能保证糙药晾晒的均匀度,避免gān湿相混使得糙药发霉而影响产量和质量。
如此基本只要一天一夜的时间就能把新采上来的新鲜糙药晾gān收库,在库放置一两天取出再日晒一天,便可以直接出售了。
“这一批糙药可以收了,收回库房时,地上记得撒石灰粉防cháo,硫磺也要熏上防虫咬。”
江云漪试了一下温度及糙药烘gān的gān度与湿度的对比,今儿这一批糙药已经可以收工了。
“江姑娘放心,这些我们都明白的。”
烘gān房的糙药晾晒和收工江云漪只jiāo给从牙行买来的仆人做,这一点她是不会jiāo给村里请来的工人的。
暖房那边千防万防还是有人将相关的种植方法泄漏了出去,虽然有些细节没被盗去,完全没法达到她这边的产量,可让人偷窃自己的成果还是让江云漪极度不慡。
为加qiáng管理,暖房那边种植方面的重要程序,江云漪都只jiāo给信得过的人来做。
今年只是她糙药收成的第一年,接下来时间还长着呢。她就不信防不住那些偷种植方的小人。
她还有好多种植和提高产量的方法没来得及实施呢。而这些方法至少要等到第二年糙药长得成熟些才能动用。
“二小姐,二小姐,大小姐正在忙,你不能进去,二小姐……”
烘gān房、库房及书房都被江云漪列为重地,除了相关的负责人外,其它人,哪怕是江家的人没有江云漪的允许也是不能进的。
“没事,你下去吧!”
江云漪接过下人递过来的湿帕擦了擦额间的热汗,烘gān房糙药出房的时间她都是计算好的,今儿一大早她就跑来看着,现在这个天气在烘gān房不需呆多久,只要站个小半会就能热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