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药膳师_作者:风间云漪(476)

  可暖房中的各类糙药也都到了采收的时节,这几日工人们基本上都没怎么休息,都是用过饭就钻进暖房gān活,一直gān到太阳落山才收工。

  江云漪一家也不会闲着,都是同工人们一起gān活gān到收工才跟着一起休息,这倒让工人们觉得江云漪一家不摆谱,和他们也亲近,所以gān活自然也卖力许多。

  如此就忙到了九月,有不少工人都来跟江云漪请假回去收稻子,江云漪知道这个时侯正值农忙准了他们半个月的假,半个月后他们必须回来,因为暖房里还有很多糙药来不及收呢。

  而江云漪家的稻田除了原先保留下来专门种水稻的十亩良田,还有半数是江大林从其它村民手上置回来的。

  这一次江云漪让清漪园所有的人全放下手上的活,近日就开始全力收稻子,决不能过了时节。

  今年由于夏季里的几场大雨,加上玉带河决堤,所以多数的稻子都晚收,只有少数的稻子在中秋前后就收了起来。

  江云漪家的稻子却多在九月里泛huáng,远远望去huáng灿灿的一片如撒了遍地的金子,金huáng的稻穗,稻粒饱满,模样喜人。

  这一日一大早,清漪园的人就分了人手,开始下田割稻,江云漪姐弟也一人一把镰刀跟着大人们一起下田。

  “你们三孩子凑什么热闹,到旁边玩去吧。”

  江大林见三孩子也跟着一起下田收稻,开口阻止。以前是他们家没人,他不得不让三孩子在秋收时帮忙收稻子,现在家里有人他怎么舍得让三孩子再跟着这么辛苦。

  这收稻可是辛苦活,要弯着腰,拿着镰刀一路走一路割,基本上等停下来时就会累得腰酸背痛。

  这三孩子先前也是gān惯粗活的,可自他们家富起来后,就很少在做活。也就近日帮忙到荷塘里割莲蓬,剥莲蓬,或到暖房里采糙药。

  然那些活跟收稻可不一样,江大林怕把三孩子累着!

  “爹,你就别cao心了,我们以前又不是没收过稻。你赶快收你的吧,都九月了,再不收起来可要过时节了说。”

  江小小扬了扬手里的镰刀笑着对江大林道。她这一次跟书院的夫子直接请假到秋收之后,就是要回来帮忙收稻,参与家忙的,现在哪里可能不gān活哪。

  “是哪,爹,你就忙你的去吧,我和大姐、二姐以前不是经常帮忙收稻。没事的!”

  江小高弯下身就割下了一把稻子放在一边。他们家的田是gān的,所以不怕脏了腿脖子,也不怕稻谷掉进水田里扣不出来。

  “放心吧爹,我和弟弟妹妹就帮忙收一会子,如果累了,我们自己会休息的。”

  江云漪可是从来没有收过稻子,不过她身体的本尊以前就是个劳禄命,倒是每到秋收就会下田帮忙收稻,再不然也要帮忙打场,晒场什么的。

  但她人既然来了,自然是要感受了一下这秋收的氛围。

  “当家的,既然三孩子自有分寸你就别拦着他们了。”

  姚芳华见三孩子都下了田,自己当然不可能在上头gān等着打场,所以也拿着镰刀下田收稻。

  另一边清漪园的工人们早早就下了田,无需人说弯身收稻,刷刷一下就割了一堆的稻子下来。

  这个时侯收稻,比较下籽(稻谷容易打落),所以得抢着收,抢着割,是件十分辛苦的活儿。

  而且收割时需要一些辅助措施,否则这一路收割下来,籽都掉光了岂不是白忙和。

  因此就有人负责用糙包垫在下面,让收稻的人将收割下来的稻棵放在糙包上,然后捆成捆,这样即使有稻粒掉下来,也不会遗落到田里,造成损失。

  如此一路走一路割,割到大半的时侯就分出一批人将捆好的稻棵连糙包一起装上车,运到打谷场去。

  秋收前首先要平整打谷场,打谷场是一块很大的田,平时种上庄稼,抢收时平为坝子,一般能晒几千上万斤稻谷。平整打谷场的活儿由村里经验丰富的老庄稼把式gān。

  先将田里的泥土挖开,浇上水,等泥土半gān不湿的时候,牵来村里几头大牯牛,套上石磙来回碾压,直到平顺不积水为止。晒几个太阳后,坝子guī裂,再用牛粪兑水浇注fèng隙,这样,打谷场才算大功告成。

  江云漪家的稻子收得晚,但打谷场早先村长就让人事先整平好了,家家户户只要jiāo了银子都可以用。

  这一次清漪园收稻,自是早早就跟村长说好要借用打谷场一半以上的地由清漪园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