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清穿日子_作者:Loeva(312)

2017-05-06 Loeva 种田文 清穿

  ……

  自从五月以来,三房一家以及芳宁就没再回过京城,用的便是“避暑”这个理由。但有些事毕竟是避不过去的,那便是老太太的周年祭礼。

  芳宁跟着叔婶离开时,颇有些依依不舍,这两个多月着实是她有生以来最轻松的日子了,她在心中暗暗想着,不知祭礼过后,额娘可愿意让她再到这里住些日子?

  回到伯爵府后,芳宁面貌气质上的改变让许多人都感到吃惊,那拉氏更是高兴不已。她的亲生女儿婉宁在举止礼仪上终于过关了,前几天带她回娘家时,连在礼仪规矩上最挑剔的娘家嫂子,也承认如今的婉宁已不愧大家闺秀之名。现在连芳宁都越来越有大家风范,她这个做额娘的实在很有面子。一时高兴之下,那拉氏叫人送了几块颜色花样比较素雅又适合年轻姑娘穿的衣料给芳宁,又添了两套银首饰。芳宁收下后,恭恭敬敬地向嫡母磕了头。

  陈姨娘那头,不知是不是因为再度与亲生女儿分离了些时日,又或者是顾虑到正室对这个女儿的态度有了改变,她见到芳宁时,态度收敛了许多,只是在芳宁的婚事上仍忍不住啰嗦。芳宁心结已解了大半,所以对生母的埋怨并不太在意,但次数多了,便会怀念起在房山的清静日子来。

  祭礼过后,芳宁趁着那拉氏某天高兴,提出想在房山多住些日子的请求。那拉氏本是不愿的,但想到家务依然沉重,婉宁虽礼仪上过了关,却仍要恶补女红与家务管理,自己实在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芳宁,何况芳宁在房山的两个多月过得很好,便也勉qiáng答应了,私底下却对佟氏多多请托,希望她想办法让芳宁再“俗家”一点。

  当芳宁再度回到芷兰院时,只觉得浑身都轻松愉快,往藤椅上一坐,向后靠上淑宁特地给她做的靠垫,舒服得不想站起来了。

  但当芳宁与淑宁再次打算出游礼佛时,事qíng有了变化。一直以来,淑宁陪堂姐外出的同时,并没有放下蔡先生那边的功课,为了不耽误进度,常常在夜间抽时间温习琴棋书画。而另一方面,家里人需要的针线活计并没有减少,所以淑宁经常要牺牲休息时间去赶工。一次两次还没什么,次数多了,她的身体难免会受到影响,因喝羊奶而渐渐圆起来的下巴,又尖回去了。

  素馨与冬青两人很担心,私下商量过后,便悄悄报告了佟氏。佟氏十分愧疚,最近因为老太太周年祭以及采收果子莲子等事,她忙得团团转,竟然忽视了女儿。她把淑宁叫到跟前细看,果然瘦了些,还有黑眼圈,便郑重要求女儿暂时不要再出门了,连蔡先生那边的功课也要先放一放。

  淑宁担心芳宁,佟氏却道:“你大姐姐年纪比你还大几岁呢,难道没你跟着,就会迷路了不成?况且现在与她刚来时不同,也算是熟门熟路了,又有许多下人跟着,有什么好担心的?”芳宁也在一旁应是,又自责没有发现妹妹的辛苦。淑宁忙道:“本就是我自己愿意的,怎能怪大姐姐?是我不想耽误功课,却又想出门玩,才会闹成这样。”

  佟氏瞪了她一眼,笑着对芳宁道:“芳丫头别想太多了,这本就是淑丫头自找的,既要出门玩,又想功课做什么?她又不必去考课,何必做出那副勤奋的样子来?”淑宁听了,扁扁嘴,有些委屈。

  佟氏又转头对小刘氏说:“虽然芳丫头一个人出门也不怕,但毕竟是年轻姑娘家,还是要有一位长辈带着比较好。不知妹妹可愿意辛苦几回?”小刘氏笑道:“自然愿意。其实当初本就应该是我带的,因我身上不好,才让两个孩子自己出门,现在我好了,还是jiāo给我吧。正好慈云庵的姑子昨天来找我说话,说要请我去她们那里吃斋,gān脆就到她们那儿去吧。”

  后来芳宁几次出行,淑宁都没再参与了。她在家中休息了几日,又把jīng神养了回来。不过这些天她并没有听佟氏的话,停下蔡先生那边的功课。但可能是因为先前一直忙碌,现在闲下来倒不习惯了。正好,因科举日近,张保放了杨先生假,让他备考,贤宁和小宝的文课无人照管,淑宁便索xing重新执起教鞭来,直把两个小子折腾得呜哇鬼叫,无比怀念起宽松仁慈又好欺负的杨先生。

  却说那小刘氏带着芳宁出门礼佛,这小刘氏与芳宁的爱好有些不一样,虽然也有去大寺庙里听人讲经,但更喜欢去尼姑庵找姑子们说话,而去得最多的,就是离别院大概七八里地的那座慈云庵。那慈云庵虽说姑子们是出了名的貌丑,甚至还有两个身上有残疾,但庵里做的斋菜之美味却是远近闻名,连京城中的官家女眷,也有慕名而来的。那庵堂平日里香火不绝,但香客们十成里便有九成是冲斋饭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