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男女仆役,除了派回京中的几人,都要继续留守别院。小刘氏与小宝仍旧住在这里,长贵夫妻打点内外事务。佟氏考虑到儿子要娶妻,新院子里要人使唤,便把马三儿夫妻一并派回京中。至于四阿哥可能会再来的事,她细细jiāo待了长贵,又从小厮中选了个可靠的牛小四出来接任马三儿的班,另吩咐巧云亲自负责枕霞阁的清扫工作。
说起新来的顾全生,被安排在房山已有两三个月了,起初跟在长贵手下打理外院的杂务,因为人能gān,态度也谦逊,很受管事们的好评,丫环媳妇子们更是处处照顾他,结果反惹得几个小厮长随心中不满。幸好他们知道分寸,顶多不过说几句难听的话,还不至于欺负他,因此顾全生日子还算好过。
张保特地叫他来见,问了他近来的qíng况,见他气色好了许多,瞧着jīng神也不错,说话行事间,少了许多郁气。他听了长贵的回报,知道顾全生在秋冬季节中为料理各处产业出了不少力,甚至还让林后李家牵线搭桥,找了专门做蔬菜水果生意和水产生意的商人,专门处理别院的出产,而不必再年年花心思去找买家,便知自己无意中得了个人才。心下高兴的同时,他还特地jiāo待妻子涨了顾全生的月钱和福利待遇,并把他升为副总管,专门负责照管各处产业。
顾全生有些意外,但也知道这是自己的好机会,便郑重施了大礼,谢过张保的信任。
这样一来,别院的仆役们就算是安排好了,但还有别的人需要考虑。
蔡先生得知东家授了外任,马上就要出发,而小姐为了选秀,要留在京中学规矩,便在心下盘算一番后,向张保与佟氏提出了辞呈。
其实张保与佟氏二人也是这个主意,虽说多养个人也不算什么,但女儿可能暂时不会再有机会安心学功课了,没必要耽误蔡先生,所以很慡快地答应了他。只是佟氏私下请求他离开后,不要提起女儿的才艺,若有人问起,只说资质平平就好。
蔡先生不明白他们的意思,但东家封了一百两的谢师银,又答应将他用过的几张好琴和棋具及文房四宝等物都白送给他,还许他将最喜欢的一幅古画带走。有了这些东西,加上平时积下的银两,他可以置几十亩田产,从此安心回家养老,不须再四处求馆了。这两年来,他在房山生活愉快,东家待他也很客气,他心中感激,虽然不明白他们的用意,还是答应了那个奇怪的请求。
佟氏暗暗松了口气,便转而安排起杨先生的事来。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提出想搬到外头住,说是主家成员都不在,只有刘姨娘和小宝住着,他年轻单身,不好继续住在宅中。佟氏觉得他这想法有些古怪,因为别院里还住了成师傅一家,而且仆役人数虽有减少,内院守得还是很严的,他也不曾到后面去过。不过她从房中的小丫头那里听到一个说法后,便忍笑着答应了他的请求,叫人在附近村里赁了一处小院,借给他住,又拨了一个小厮和一个婆子照顾他。杨先生兴高采烈地去了。
家中事qíng安排得差不多了,全家人才算是松了口气。淑宁jiāo待丫环们把原本放在院里的琴棋书画等用具和冬chūn两季的衣裳都装好箱,但却没说要带回伯爵府去。
次日,又是大清早,淑宁站在前院,qiáng忍下心中的不舍,告别了父母与弟弟,将他们送上前往保定的路途。
她直到看不见马车的影子,才走进门里,看着有些冷清的院子,不禁感到一丝茫然。忽地听到素馨惊呼:“下雪了。”她抬头一看,果然,天下飘下了几片雪花,落到手心里,很快便消失不见了。
她握起拳头,暗暗给自己打气,现在父母都不在自己身边了,一定要加油!
这条路,终究要靠自己去走。
第171章 嬷嬷
淑宁让素馨收拾了两包家常衣裳,打算过午就回京城去。虽然长久没在房山别院居住了,但那位崔嬷嬷今天应该会到达伯爵府,想起母亲的吩咐,她还是乖一点好。
她对小刘氏道:“姨娘以往出门,只带两个使女,若遇到什么事,连个得用的都没有,以后还是多带几个人出门吧。平日里想什么吃的用的,尽可对总管说,若有人对你不敬,也不要客气。”
小刘氏笑道:“放心,这些我都晓得,你只管在府里好好学规矩,保重自己,有事我会给你送信的。”
淑宁点点头,又对小宝道:“宝哥儿今年十岁了,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以后要好好照顾母亲,还要认真读书练武。等你年纪再大些,就可以入咱们正红旗的官学了。可别让你母亲cao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