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是这么提出来了,但崔嬷嬷不置可否,只说天黑后少爷该回自己房里了。端宁紧紧抿着嘴,板着脸坐着不动,最后还是淑宁劝了他几句,才离开了。
送走哥哥,淑宁眯了眯眼,回过头来,微笑道:“不知嬷嬷爱吃什么菜?不爱吃什么菜?说出来,也好让我心里有数。”崔嬷嬷只说让她做几个拿手的,淑宁笑笑,便真的在小厨房里做了四个小菜来。
崔嬷嬷每样菜都只尝了一口,便不再吃了,道:“姑娘厨活还算过得去,想来也不需要再学了。我听人说你常洗手做羹汤,但接下来半年内,姑娘还是不要再进厨房了,免得弄粗了双手。”
手?淑宁瞧瞧自己的两只手,细皮嫩ròu的,哪里会粗?
崔嬷嬷却道:“宫里看女子,都是先看手的,脸皮长得再好,若手上粗糙,终究不是个有福的。所以姑娘要注意保养双手。”
接下来,她让淑宁坐下吃饭,然后自己坐在一旁看着。淑宁吃得很不自在,幸好刚才在小厨房里,已蒸了几个点心吃下去,才挨过去了。吃完后看看崔嬷嬷的神色,只觉得她木无表qíng。
然后,崔嬷嬷提出要看姑娘的针线活,淑宁当着她的面绣了几朵花,又fèng了半件小褂,只得了一声轻轻的“嗯”,然后再无半句话。
淑宁好不容易脱了身,洗过澡休息了一下,崔嬷嬷便又派人来相请。她无可奈何地穿上棉袍去了隔壁房间,听崔嬷嬷宣布了训练的时间安排。
从明天开始,她每天早上都要背诵各种规矩、注意事项以及崔嬷嬷教给她的东西,下午则要练习礼仪,晚上再练一会儿女红,同时还要遵照崔嬷嬷的安排,做各种保养护理工作。
崔嬷嬷还特地把二嫫请来,jiāo给她一份清单,上头都是要采买的东西。二嫫早得了佟氏指示,这位嬷嬷的安排都要照做,因此只是有些担心地望了淑宁一眼,便去找自家丈夫了——对外采买的工作,还要他点头批款才行。
淑宁瞄了一眼那份清单,见上头有几十种药材,还有许多针线布匹,以及珍珠粉蜂蜜等物,便猜想那些多半是美容护肤用的。正想着,却听得崔嬷嬷唤了她一声,转头一看,眼前是两双花盆底,那鞋底足有三寸高。
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第172章 学礼
虽然那花盆底的高度吓人,但第二天真正开始练习时,崔嬷嬷拿出来的那对却只有一寸来高,而且底部明显比一般的花盆底大些。想来也是,学什么都要从基础学起,一开始就踩着三寸高的鞋,万一不小心扭伤了脚,光养伤就得两三个月,还能学什么呀?
淑宁踩着那双矮宽花盆底,颤颤悠悠地在游廊里练习走路。这里有栏杆,地面也平整,万一摔了跤,还能扶着围拦,避免受伤。
起初只是站着还好,一开始迈步,身体重心就免不了前移,然后整个人就会往前倾,而当一步迈出,换另一只脚时,又不能抬得太急,不然就很容易会往后倒。所以她只能小步小步地挪着,尽量保持重心平衡。从走廊的一头走到另一头,足足要用上一柱香的功夫。练了半个多时辰后,才勉qiáng算是走得顺一些。
崔嬷嬷一见她习惯了那鞋子,便在前面领着走路,向她示范怎么才能走得好看,然后回头监督,务必要她抬头、挺胸、直起腰来,两手自然摆动。就这样练了两天,崔嬷嬷见她练得熟些了,便换了另一双鞋,虽然也是一寸来高的,但底部大小正常,于是淑宁又歪歪扭扭地练了半日,才习惯了这款鞋。
每天上午淑宁都要听崔嬷嬷讲解各种宫规礼仪,包括怎样跟据穿戴言行辨别不同身份的人,见到什么人行什么礼,晋见贵人时应当说什么话,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如果做了后宫妃嫔,对什么等级的人该行什么礼,如果被指婚,见了什么等级的人行什么礼,还有在什么季节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以及穿衣打扮上的禁忌等等……
淑宁听得头昏眼花,但又必须一一背清楚,若是背错了一点,崔嬷嬷的戒尺就要下来了。她看了看那把磨得发亮的戒尺上一斑一点的腥红痕迹,不知为什么觉得身上发寒,只能硬着头皮背下去。不过幸好她的记xing还可以,崔嬷嬷也颇懂教人,总会用举例子的方式加深她的印象,所以她磕磕碰碰地,总算是把东西都背下来了。
那几本记载宫规的小册子都是佟家之物,她没法拿到手,所以每天晚上总会把白天背下的东西默写出来收好,以防日后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