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那拉氏说什么,晋保就先答应了。这是三房的嫡长孙,本该好好庆祝,更何况他他拉府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高兴过了,正该找个由子讨点喜气,叫府里上下也振奋振奋。
佟氏一得了准信,便开始计算起要花费的银子来。
如今他们三房的财政状况良好。顺丰粮行获利颇丰,因chūn夏时粮价高涨,一度升到三两一石,他们着实发了一笔不小的财,至今已经将本金赚回来了,还获利数百两。虽然江南一带闹灾,漕粮价格上升,再加上秋收后粮价肯定会下滑,但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少赚些罢了。而恒福堆房那边,前后已做了七八万石的生意,再这样下去,年底前就能把本金收回。
只是大半年,就有这样的成绩,可想而知往后会是什么qíng形。一年下来,起码有七八千两银子的入息,再加上广州那边的分红,上万两也不在话下,而且就算在灾年,也不会受太大影响。
受这些好消息的鼓动,佟氏决定大方一些。淑宁也赞成,只是她认为没必要请些不认识的人,只要亲朋好友请一请,再请哥哥的上司同僚们就够了。佟氏想想也对,花费太过,说不定会刺了大房的眼,便依了女儿的意思,不过还是去问过真珍的意见,确保她同意这个做法,才定下了章程。
胖胖满月那天,他他拉府喜气洋洋。张保好不容易请了几天假回京,抱着孙子都不肯撒手,还亲自为孙儿起了名字叫“明瑞”,既希望孩子聪明伶俐,也希望他一辈子都能福瑞安康。
那拉氏帮着三房招呼客人,脸上也带着笑。她最近身体好多了,丈夫的伤势已痊愈,又有送粮的军功,晋升有望;而另一方面,从派去四贝勒府的人的回话来看,女儿最近是真的懂事了,柔顺恭谨,在欢迎四阿哥回府的家宴上,也表现得体,近来与其他的女眷已经能说上几句话了。又有俏云的夫家帮衬,吃穿上比原来好了些,有时候还能派人去外头买些闲书来看,解解闷,据说jīng神很不错。
女儿那边平安无事,那拉氏心qíng好,对三房的富裕也不觉得碍眼了,很高兴地帮着张罗。沈氏不知内qíng,频频用奇怪的眼光看她,佟氏却熟视无睹,只管抱着孩子给人瞧。
酒席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有人来报,说是四贝勒府上送了贺礼来,恭喜小公子满月。
第212章 封赏
四阿哥的礼物虽然价值不算高,但相当丰厚,除了几色针线外,银锁银项圈银镯子俱全,还有许多jīng致的婴儿玩具,都是内造之物,林林总总装了一箱。抬进来的时候,不少客人都发出赞叹之声。
佟氏心里其实很高兴,但当着别人的面,还是一副低调谦虚的样子,只是和气地笑着说:“四阿哥真是太仁慈了,这真是我们明哥儿的福气。”
淑宁qiáng忍着笑旁观母亲装模作样,却早看出她心里得意得不行,与嫂子真珍对望一眼,后者掩了笑意,低头去哄孩子。淑宁转头时,却无意中望见大伯母脸上神色变幻,不禁有些担心四阿哥这礼会不会送得太显眼了?
待酒宴结束后,佟氏jiāo待了底下人收拾东西,便让端宁真珍夫妻俩抱着呼呼大睡的明瑞回梅院去了。回到槐院,淑宁悄悄提醒她大伯母那拉氏有些不对,她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那拉氏果然没两天就来找佟氏了。她东拉西扯的,说那晚的酒席如何体面,客人送的礼如何丰厚,明哥儿如何讨人喜欢等等。她还提起诚宁的妻子万琉哈氏怀孕七个月却滑了胎,说不定就是因为二房平日里不积yīn德,所以才遭了报应。而三房向来与人为善,又助人为乐,所以就是比别人有福气云云。
佟氏闻言皱了皱眉,淡淡地道:“诚哥儿媳妇的事我在保定那边也收到信了,因三丫头姑嫂两个当时都不适合出面,我就jiāo待管家给她送了些补身子的东西。她到底还年轻,把身子养好了,以后不愁没有孩子。我们做长辈的,侄儿媳妇遇到这种事,就该多关心关心她。大嫂子觉得是不是这个理儿?”
那拉氏讪讪地,吱唔着应了。佟氏见了,心中冷笑一声,又装作不经意地道:“说起来,我先前为着满月酒的事,jiāo了五百两到账上,昨儿算账,还余下一百多两,可账房却没jiāo回来。我记得他是大嫂子手下的老人了,还请大嫂子帮着催一催,我这边还等着用银子呢。”
那拉氏脸上白了白,小声说回头就去催。佟氏谢过,便与她拉起家常。那拉氏聊了半天,终于还是没忍住,道:“那天……四阿哥送的礼可真够丰厚的,记得当初端哥儿娶亲时,他还亲自来喝过喜酒呢。看来他与你们家关系挺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