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在村子里响起时,燕淮同谢姝宁已进村约一刻钟。
这座村子只一夜,便成了一座巨大的坟墓。
他们穿行在尸体间,搜寻着任何值得搜寻的物件。
终于,燕淮找到了一柄藏有线索的剑,亦是唯一的一把。
剑柄的末端,yīn刻着一个篆体的“万”字。
剩余的兵器上,却再没叫他发现这样的字眼。
他自嘲:“她只怕已经连我的寿衣都备好了……”
谢姝宁沉默地看着他。
他话里的人,定然是指的小万氏。
可小万氏姓万不假,但姓万的人何其多,燕淮的外家一门,便不知有多少人。
而且,燕淮前世位高权重,可事实上却如同众叛亲离,是实打实的孤家寡人一个。他的外祖母万老夫人去世后,万家便摆明了同他站在对立面。他的舅舅,是被他让人拉出午门斩了的。
许多年过去了,谢姝宁头一次觉得自己接近了众多谜团的核心。
曾几何时,所有人几乎一面倒地觉得燕淮心狠手辣,喜怒无常,六亲不认,是个极恶之人。但谁也没有想过,他并不是生来便是那样的人。
他连自己的亲舅舅都能杀,实在叫人仅凭听闻便觉心寒。
但他为何那般做?
站在yīn沉沉的天光底下,谢姝宁觉得自己身后正冒着白森森的寒气,叫她qíng不自禁地想要打寒颤。
他从头至尾,都只是被生生bī成了狠戾的人。
这柄剑上的万字,有可能是小万氏,也有可能是万家的其余人。
然而万家的人,为何要对燕淮赶尽杀绝?
望着持剑的少年,这些话,她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
第212章 平安
借着薄白的晨曦,谢姝宁能清楚地看到燕淮那张脏兮兮的面孔上,带着无法用苍白的话语来描述的哀戚。
她记得幼年时,亦是这一世初见燕淮之际,她尚暗自惊讶于燕淮同小万氏的和睦,惊讶于小万氏对他的温柔关切。脑海中的记忆时刻提醒着她,那些只是假象,长大成人的燕淮要了继母跟同父异母的弟弟两条命。
若小万氏自小便对他摆出一副晚娘姿态,想必燕淮如今也就不会这般哀痛恼怒。
恨意昭昭背后,藏着的只是一颗因为发现真相而碎成齑粉的赤子之心。
她忽然间便没有那般怕燕淮了。
眼前的少年站在天光之下,提着剑的那只手在微微颤抖着,嘴角挂着的笑意极尽嘲讽。
他是在嘲笑自己过去竟会将小万氏当成嫡亲的母亲对待,以为她待自己是真心的好,甚至一度不愿相信想要他这条命的人,竟会是姨母兼继母的小万氏。
谢姝宁自他凝着血的眉眼间看出了端倪,那些隐在她心中的怀疑跟顾虑,便愈发不能就这般说出口。其一,她同燕淮虽然勉qiáng能说共患难过,但仍算不得朋友;其二,她的怀疑来自前世发生过的事,而今那些事距离今时尚有五六年的光景,她并没有确凿的证据来验证心中的猜疑,所以即便她说了,又要如何叫人相信?
如今的她,不过是谢家身子单薄,年纪小小的八小姐。
她只能沉默着。
燕淮则忽然将手中的剑丢进了焦黑的废墟中,眼中带着chūn日湖面上渐融后的泠泠碎冰,犹如一汪极冷的chūn水。
谢姝宁有些不敢同他对视下去,她心中藏着事,面对那样的目光时便不由发虚,话头堵在齿关,似乎下一刻便要冲出嘴去。她只得死死咬住了牙关。又故作镇定地别开了脸。
胡家的那场大火在暗夜里蔓延开去,将隔壁靠得近的两户人家也给烧了个jīng光。
废墟上空袅袅的余烟,是白色的,带着碎屑跟渐渐隐去的焦糊味道。
风徐徐chuī着。却似乎chuī不散弥漫在这座死寂小村上的浓重yīn霾。
死一般的寂静——
忽然俩人耳畔响起了一阵马蹄声!
谢姝宁跟燕淮几乎是同时朝着某处冲去,躲在了倒塌的焦黑房舍中。
马蹄声跑得很快,落地时的声响亦很轻快,听动静似乎一共来了三匹马,但里头却只有两匹的蹄声是轻盈而迅捷的,另外一匹马分明落下了稍许距离。
燕淮敛目,飞快地道:“是西域马。”
谢姝宁屏息一听,亦赞同他的判断。
“不是那群人,来的是吉祥!”燕淮略一顿,旋即斩钉截铁地吐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