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_作者:意迟迟(552)

2017-04-27 意迟迟

  “哪里的话,我是想着这脚步也太快了些,前脚芳竹才出的门,你这后脚便来了。”宋氏也笑了起来,只面上笑意显得有些单薄涩然。不似往常。

  谢姝宁瞧见,便将嘴里要说的话咽了下去,转而狐疑地询问起来:“娘亲急着见我,可是出了什么事?”她快步走近了宋氏,在宋氏身旁坐下。

  宋氏叹了声,点了点头。递给她一封已经拆封了的信。

  “这是……”谢姝宁眉头微皱,看着信封上的吾妻亲启四个字,明白过来,这是谢元茂从惠州写来的信。

  宋氏道:“你打开来看看吧。”

  谢姝宁颔首,依言将信取了出来。打开来一看,的确是谢元茂的笔迹没有错。

  前世她就对谢元茂的笔迹十分熟悉,如今又多一世,绝不会认错。可见这封信的确是谢元茂亲笔写下,又从惠州快马加鞭送上京都的。

  她一个字一个字地往下看去。

  本就微微皱着的眉头陡然间皱紧,成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她的面色亦变了些。

  半响,她将视线从信纸上移开,抬起头来,闷声道:“父亲病了。”

  宋氏再叹一声:“这是第二封了,第一封来时,只说是小小的风寒,我也并没有在意。”顿了顿,她忽然指着信上的字迹道,“你瞧上面这字,的确是他写的没错。可落笔虚浮无力,略显迟疑跟急躁,委实不像他平日写的字,怕真是病得日渐厉害了。”

  “还能提笔写信,想必没信中所言那般严重。”谢姝宁有些恹恹的。

  宋氏道:“惠州日子清苦,环境恶劣,他自幼没有在衣食住行上吃过什么大苦头,难免水土不服,信中所言,便是夸张了些,也是有的。”

  谢姝宁将信往炕几上一拍,道:“那便让鹿孔领着人去惠州为他诊治,让您匆匆跑一趟,若也水土不服病了可怎么好!既病了,又不喜当地的大夫,吃了许多的药也不见好,那我们就依父亲的话,为他送个大夫去便是,旁的,何苦来哉?”

  她也是恼了,觉得自家父亲委实不知何谓心疼。

  他自小没吃过大苦头,母亲更是娇养着长大的,真真的十指不沾阳chūn水。

  这会他病了,要她们送鹿孔去不够,竟还扬言要母亲亲自带着鹿孔去惠州。

  谢姝宁很生气:“这事就这么定下了,娘亲就在京都呆着,去什么惠州!”

  第273章 扯淡

  原本就是因为父亲鬼迷心窍、花样百出,一而再再而三地想要拿她的亲事作伐,委实叫人难以再继续拿他当父亲看待。

  也正是因为如此,她才会动了心思将他赶得远远的,至少图个眼不见为净。故而惠州那样的地方,本就是为了折腾他而选的,饶是做官,日子也过得清苦。

  没有油水的地方,做不做清官,也无甚差别。

  终归花费再大的心思,也漂不起一层油花来。

  下头的人日子过得苦,官衙里头的也是那般,他去了,哪里有不吃苦的道理。

  只是谢姝宁没有猜到,他才去不到一年,竟就来了两封信告病,且一封比一封口气委屈,仿佛不等来日他就要命归huáng泉一般。

  她也是心狠,始终觉得他这不过是耍脾气,故意夸大了病qíng,想要搏同qíng罢了。

  宋氏却不敢对这两封信置之不理,若只一封,她也就自己看了写了回信收起来罢了,可第二封信里的口气都变了,似真的大病一场久久不愈,又半是央求的让她带着鹿孔去惠州,她这才没有法子当做自己没收到信。

  “你父亲特地写了信来,我怎么能不去。”宋氏摇着头,耳坠儿盈盈而动,“这信原就是随中秋礼送进京来的,长房那边也有一份。他素来就不是那专报喜不报忧的人,肯定也已同老太太说了自己生病的事。”

  果不其然,她这话才说出口,外头就有人来报,长房那边请她过去说话。

  宋氏一猜就是为的谢元茂的事,无奈地摇摇头。

  谢姝宁在一旁听着,立即道:“我随您一道去!”

  “你不必去,若你三伯母也在那,见着了未免生气。”宋氏刚想应好,旋即想到了蒋氏。顿时不敢再让谢姝宁跟着自己一块去梅花坞了。

  自打六姑娘谢芷若出了那件事后,蒋氏就对谢姝宁充满了仇恨,过去只是轻视鄙夷加些偶尔的艳羡,如今却是实实在在的仇恨。恨这人世不公。为何她的女儿后半辈子都要在庵里度过,谢姝宁却仍在家中悠哉悠哉地为她来日的及笄礼做准备,四处择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