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宁_作者:意迟迟(930)

2017-04-27 意迟迟

  然而饶是如此。看到姐姐的那一瞬间,他的眼眶还是qíng不自禁地红了红。

  但当着众人的面,他不能也不愿意落下泪来。皇贵妃触柱而亡的那天夜里。他的泪已经流得够多了。人一旦悲伤到了极致,泪水便不会流淌在面上,胸腔里的那颗心,反倒会像是一团泪做的东西,轻轻一攥就哗哗流泪,止也止不住。

  他跟纪桐樱对视着,唇角上扬。唤她:“皇姐。”

  ——“不要想我。”

  不要想……离这寂寥人生远远的,远远的……

  他还没有习惯自称为朕。但他想,终有一日他会习惯的。

  年少的新帝,仰头望着yīn沉沉的天,摊开手掌接住了一片薄薄的六角雪花。冰冷的雪甫一触及掌心的温热。霎时便化为流水。手掌一斜,雪水顺流而下,就像那些曾从他眼眶里流出来的泪水。

  他还记得,当他问及皇姐自己是否会成为一个好皇帝的时候,透过窗棂洒进来的日光,碎金一般,将他眼角的泪都照得发亮。

  送别了远去敦煌的队伍,他深吸了一口气,转身前往御书房。他还有堆积如山的奏章需看,他没有难过不舍的时间,他一定……会做个明君……

  而白家。灰溜溜地撤出京都,偏居延陵,隶属白家的书院转眼间亦被剥离,再不许白家子弟入内求学。一来二去,白家的处境渐渐的便变得举步维艰。白老爷子那日虽则安然离宫,但他离宫归家后。没过多久却就大病了一场。

  这一病,他便再没有起来过。

  舒砚一行人。启程离京的第二天,白老爷子便病逝了。

  消息传进宫里头时,泰帝正在同靖王商量着如何收拾先帝留下的烂摊子。虽说靖王摄政,但不管是谁的意思,泰帝如今也可算是亲政了。

  内廷里,亦被汪仁重新整顿了一番,随后他便同泰帝告老离宫,将自己手里的权力转jiāo给了小润子。这些年,小润子断断续续也从他肩上接过了不少的担子,至如今也已是驾轻就熟。

  汪仁虽还远没有到告老出宫的年岁,但他提了,年少的泰帝自也不会qiáng留,只转头赏了一大堆的物件下去,送他出宫了。

  出得皇城,驾车的小六问汪仁,去何处。

  汪仁裹着厚厚的大氅,自格窗探出去遥遥朝白雪皑皑下的皇城看了两眼,叹口气道:“去东城。”

  泰帝即位后,靖王摄政,纪鋆便回了南边。至于纪鋆是否死心,汪仁同燕淮私下里也说过两回,但他究竟死不死心,又有何gān系?至少靖王活着一日,纪鋆就还只是靖王府的世子爷,靖王府真正的大权始终都还落在靖王手里,只看他愿不愿意旁落于纪鋆之手。近几年,纪鋆都不可能东山再起。

  然而几年之后,泰帝也就长大了。

  到时候不管是要削弱南边的势力,还是如何,只要部署得当,都不会是难事。

  皇贵妃那天夜里,那一撞,出乎他们的意料,却委实有效。只要泰帝不长成第二个肃方帝,他身下的那张椅子,就不会动摇。那孩子,过往xing子绵软,却并非愚钝之人。

  他需要有人制衡靖王府,需要京都的局势稳定,需要天下民心安泰,故而即便燕淮不提,他“复生”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成国公府重新修缮,燕淮亲自出面料理了小万氏几人的后事,娴姐儿的身份,也终于被昭告天下。

  燕家其实还有一个女儿。

  但没有人知道她生得何样,也没有人见过她,众人只知她身患难疾。

  赋闲在家的万几道闻听此事,却十分震惊。他已知道大万氏跟燕景还有个女儿的事,却不知道娴姐儿生来便身患难症,无药可治。他更想不明白,燕淮竟然又回到了成国公府……

  不仅如此,新帝待他,更视若尊长。

  京都里的人,议论纷纷,却也理不清个头绪。坊间也只是说,昔年被发现的那具尸体,原不是燕淮的。至于这里头出了什么变故,便没有人能弄得明白了。

  毕竟,比这更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清算。

  新帝登基。要收拾肃方帝留下的烂摊子,自然也要除jian逆,提忠良。风水轮流转。当初在肃方帝跟前得脸的人,而今只怕都得倒大霉。是非黑白,明眼人都看得清楚。肃方帝后来做下的那些事,没几件是明智的,可底下的人,不敢劝谏的便也罢了,应和着鼓捣着怂恿的。却都不能不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