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老汉又名谭老实,一家是逃荒的外来户,家里五个牛高马大的儿子,前面三个儿子每人又生了两至三个儿子,一家人能gān也能吃。虽然佃了江又梅家的五亩水田,又佃了十亩山地,但仍然穷得吃了上顿愁下顿,想再节余点钱加盖两间糙房为剩下的两个儿子娶媳妇都难。
这没儿子不好,但儿子太多了也不见得好。
这家人穷是穷了点,但憨厚善良,每年jiāo租既准时又足量,没有因为他们是弱小的孤儿寡母就有所欺瞒或拖延。而且,家里人也比较团结,没有什么乌七八糟的事qíng,也不会走东家窜西家的翻事非。
江又梅喜欢跟这样的人家合作,不仅五亩田会找他们家,可能以后还会有些事找他们。
麦种江又梅已经在县里买好了,到时把麦种处理完jiāo给谭家点种就是了。
傍晚小包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飞奔进“小粮仓”,这是他重新给杂物间起的名子。当他看到堆得冒尖的粮食时,激动得身子都有些发抖了。
“娘啊,咱们一年都不用挨饿了。”说完抱紧娘亲的腰,娘俩拥抱了好久。
家里的房子也快开工了,江又梅几天前就已经开始画图,到时让江大富全权负责洽谈和监工。无论前世的装房子还是今生的建房子,都是件令人高兴又痛苦的事qíng。既为美好的新生活欢欣鼓舞,又为怎样才能使房子达到最理想的程度而劳心劳力和纠结。
正看着图纸纠结到底果园该大些还是池塘该大些时,听见院门响了。打开门,竟是青华县兰韵阁的女掌柜来了。
^^^^^^^^^^^^^^^^^^^^^^^^^^^^
感谢我喜欢的作者千年书一桐的打赏
第五十四章 接活
更新时间2014-9-10 6:43:31 字数:2534
女掌柜领着两个挑夫先把布料、彩线放进了堂屋,付了钱把挑夫打发走。
“这是我们东家让我给你带的手工品布料、绣线,具体做什么你看着拿主意。”女掌柜说。
原来崔青正动作还真是快,他已经把两个县城、一个镇子的三家兰韵阁分店换了牌子,取名紫衣阁。这几个分店的头花、手链、荷包都准备让江又梅提供,如果合作得好,以后还有更大的订单。
江又梅很是吃惊,“你们东家这么信任我?样品还没看就拿了这么多的布料,签了这么大一笔活计?”
“林家娘子还不知道,你现在可是我们东家眼里的能gān人儿。他说你手巧,心思更巧,说出来的话有见识,许多男人都比不过你呢。”女掌柜笑着说。
“你们东家过奖了,我哪有那么能gān。”江又梅红着脸谦虚道。
“你当然能gān了,听说你设计的那三个款式可受欢迎了,特别是大家小姐都争着买呢。我们东家准备在汉州开家分店,门面都选好了。过段时间他还要到吴城去,他说江南富足,这种好东西在那里肯定好销。”
“你们东家还真行,年纪不大,生意做得还挺在行。吴城是江南重镇,听说那里的苏绣可是天下闻名。”江又梅没想到崔青正还真是大刀阔斧,都跑到江南去了。
“我们东家能gān着呢,只是可惜了,他家里,……咳,不说那些了,咱把货点了吧。”女掌柜打住了话。
两人数了布料和绣钱,做了个jiāo接。
女掌柜看到瞪着眼睛看她的虎娃有些眼晕,“你家的大猫还真是肥实,而且怎么长得像老虎呢。”
江又梅笑笑没多解释。
两个人坐在堂屋说话,江又梅给她倒了碗金银花茶。
说笑中两人把合同签了,约订了取货的具体日期。
闲谈得知女掌柜姓huáng,也是个**,刚成亲一年不到男人就出意外死了。由于男人是家里的独子,公婆就给她过继了一个族里的男孩。之后公婆也相继死去,族里打着孩子小的理由把田收了去代管,每年给的那点口粮根本不够吃,就自己出来挣钱。如今儿子已经娶了媳妇生了娃,日子也好过了。但忙碌惯了的huáng掌柜也不愿意呆在家里吃白食,就继续gān下去了。
两代中青年**同病相怜,执手相看泪眼地诉说了各自的喜怒哀乐。
“我闺名叫芝娘,以后叫我huáng姐姐也成,芝娘也成。我就叫你江妹子。”两人的称谓一变,关系又近了一层。
江又梅请她在家吃了中饭,做了一盆酸菜鱼、一盘gān煸苦瓜,一碗蛋花huáng瓜汤,两个女人吃这么多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