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熙垂下头,沉默不语。
乾隆想起那天他皇后说魏氏的话,再想想宠幸了魏氏,本来就让和敬的名声受损了,皇后不高兴也是增长了,咬咬牙,道:“好,魏氏就先不晋了。”日后补偿她好就好了。他心中也有些埋怨:魏氏明知道自己不受长chūn宫上下待见,就老老实实的遵守皇后的规矩就好了,出什么头啊?
后宫升职名单下来之后,自然是各种反应。当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不是纯贵妃、嘉妃和舒妃,而是已经被人喊为贵人的魏常在了,铁板钉钉的事qíng竟然huáng了,那就是肯定惹怒皇后娘娘了呗,不嘲笑她,嘲笑谁?
延禧宫玉楼阁。
贴身侍婢愤愤的对魏氏道:“主子,皇后娘娘实在欺负人,不如我们再找找皇上吧。”
魏氏脸色苍白,她已经半个月没有出门了,摇摇头,道:“不用,皇上正忙着呢,我们不要打扰他。皇后娘娘不晋我的份位,自然是我做得还不够好。且只要皇上还让我伺候,其他的我也不在乎。”
贴身侍婢心疼的说:“主子,您一定会得偿所愿的。”
魏氏正要开口说话,乾隆走了进来,心疼的抱住她,道:“明兰,你不要在意,这次是皇后在气头上,等下次就好了。不过日后你也不要去招惹她了,因为你,现在还有人瞎传和敬呢。”什么和敬献上自己的侍婢固宠,这话实在难听。和敬是他最喜欢的女儿,她哪里需要固宠?是他完全迁就她那个小祖宗吧。幸好整治了一番,也就没有再有谣言传出了。但是总得让皇后发发脾气吧。
他又道:“其余的你不要管,好好伺候朕,朕不会亏待你的。”然后迫不及待的放下帷帐,沙哑的声音想起:“好几日没有来爱妃这里,朕想念得紧。”
魏氏本来不想伺候的,可是想起她以后还得靠着皇帝呢,于是就使出了百般手段让乾隆乘兴而归。
看着chuáng上的乱象,魏氏眼睛通红,心里暗忖:这个屈rǔ她一定会回报的。
也许是这次后宫妃嫔升职给她的打击太大了,也许是乾隆和魏氏嘱咐过了,魏氏再也没有到长chūn宫过了。
云熙耳根子终于清静了,然后静静的等着傅恒的到来。
终于午时时分,傅恒姗姗来迟,见到云熙立即跪拜道:“奴才富察。傅恒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云熙抬手,温和道:“九弟,请起,我们姐弟好多年没有见面了,就不要做这些虚礼了。”清朝对女子的礼教苛刻得登峰造极,其中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是大部分家庭的三观。富察氏也不例外。自从原主嫁入宝亲王府,也就当初原主的额娘来过一次,就再也没有人来过了。傅恒的到来却是她成为皇后之后第一次当面见到。
傅恒是一个温和却英气十足的男子,看着云熙,慢声道:“是,奴才曾经在台下见过娘娘,娘娘定会是大清最值得敬仰的皇后。”他的阿姐是天上的凤凰,注定是不平凡的。
云熙笑着道:“九弟也会成为大清的股肱之臣的,哈哈,行了,我们姐弟就不要相互chuī嘘了。还是聊聊家事吧,家里的人可好?你家里可好?”
傅恒微微一笑,将家里的qíng景将给云熙听。富察家是满洲大族,一直是满洲镶huáng旗,这个旗是大清皇帝亲自管教的,可以说是真正的接触到核心的家族。而富察家从上代起,名臣不断,比如原主的三个叔叔,马斯喀、马齐和马武都是康雍两朝非常显赫的人物。
马斯喀先后出任过内务府总管、领侍卫内大臣等重要职务,并曾任平北大将军和昭武将军率军征讨噶尔丹;马武,被雍正称为"圣眷最渥之人";马齐,"历相三朝,年逾大耋,抒忠宣力,端谨老成,领袖班联,名望夙重,举朝未有若此之久者",更是康熙中后期、雍正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时人记载:"明(明珠)、索(索额图)既败后,公(马齐)同其弟太尉公武(马武),权重一时,时谚云'二马吃尽天下糙'。"
可惜三人都已经去世,下一代就只有傅恒比较突出了,富察家要想实现往日的荣光,傅恒是最有希望的。
听着傅恒说着家里的琐事,说着他的儿子福灵安,和即将出生的孩子,他一脸的幸福。云熙也感慨道:“日子过得真是快啊,这一转眼,九弟你也要儿孙满堂了,我们呀,都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