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被调教的已经不是那种做了差事不领功劳的人了,道:“儿臣同志远大人加班加点,日夜的查账,总算清理了过往十年的户部钱粮,志远大人让人封了国库,要不……银子更少。”
胤禛用了很多的形容词,说明他们如何废寝忘食的查账,如果舒瑶在的话一定会哭,都是她算的,胤禛就是搂着她亲来亲去的,虽然胤禛给了她很多的劳务费,但远远不够,不仅算账,还得在chuáng上被他‘欺压’,有比她还悲催的米虫吗?
康熙放下折子,上面胤禛写的各种弊政,志远曾经说过一次,如今再看看户部所剩的不多银子康熙伤心了,一旦碰上大灾祸,没银子赈灾,江山不稳,康熙不想祖宗基业断送在他手中。
什么都是小事,江山社稷是大事,康熙不敢有丝毫的马虎虽然他内库里还有些银子,但那些银子是准备修缮畅chūn园的,准备奖赏大臣的,国库空虚,康熙心里没底了。
“银子都用在何处去了?”
“回皇阿玛,儿臣看大多被官员借去了,您几次南巡,住在江宁曹家虽然您总是不让铺张,但是曹大人是您的得力之人,又很忠心,怎会让您不畅快,在江南游玩耗费不小,兴建的接驾院子,准备的各色物品,供您赏玩的东西,这些都需要银子,单靠曹大人的俸禄,应该供不起的,至于您走后留下的东西,除了太过越举的……”
康熙面色越发的难看他làng费是他的事儿,但康熙绝对不会容忍奴才借着给他接驾,中饱私囊,骄奢yín逸,康熙不太相信曹寅行事荒唐,但旁人……康熙说道:“够了。”
胤禛沉默了一会压低声音道:“您还北巡,总是奖赏蒙古亲王。”
“朕赏赐的是阿扎滚黛福晋,她有多少金银都在你手里?”
“回皇阿玛,儿臣一钱银子也没得到,都用在养小金小黑身上了,其实儿臣说……”
胤禛对于蒙古诸部的豪富,已经不满很久了,梦里的雍正被称为抄家皇帝,在胤禛的心底对银子也是有渴望的,他身后又有舒瑶挥动着小鞭子,胤禛不想银子才奇怪了,没有家用,舒瑶真敢将胤禛从chuáng上踹下去,养家糊口,为愁人的儿女攒嫁妆是他们的责任,胤禛被舒瑶念叨的久了,对此观念无比认同,蒙古是蒙古,大清是大清,胤禛分得很清楚。
“你是什么意思?”
胤禛垂头小声说:“回皇阿玛,蒙古诸部不缺银子,他们富庶得很,起码比您大清国库有银子,听说西洋人很喜欢大清的瓷器,他们带去的瓶瓶罐罐都卖了不少的银子,儿臣福晋说了……”
“她又说了什么?她怎么知道卖银子的?”
康熙再次追问,胤禛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不就是您看中的阿扎滚黛福晋告诉她的?她借着关系,送了一批的赝品不值什么银子的瓷器丝绸,茶砖给滚黛福晋,后来借着开拓出的商道赚了好几箱子银子回来,她闲着没事总结了一句,那块人傻钱多,速去。”
“噗。”康熙茶没喝好,一口全喷出来,呛进喉咙,不舒服得很,“咳咳咳咳……人傻钱多?咳咳咳咳咳咳,哈哈哈”
康熙大笑开怀,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咳嗽道:“真难为她了。”
“儿臣以为挺贴切的,最近儿臣闲着没事,她同儿臣整理了她的陪嫁,儿臣发现了一些好东西。”
“哦,除了金银之外,你福晋还认识别的好东西?”
“皇阿玛,您别把她想的太没用,太短视,挺好的。”
“朕没看出来。”
“那是您没认真看,儿臣一直认为她很好,很适合儿臣。”
胤禛同康熙越来越没君臣体统,在康熙面前,胤禛很放松,此时更是张嘴就说,他敢如此大胆,是因为他知道康熙的底线在哪,只要不牵扯到皇位,康熙还是很愿意做慈父的,胤禛有爵位,有银子,又不想被累死,根本不惧康熙。
见康熙对舒瑶不感冒,胤禛有必要说说舒瑶的好处,她是他妻子,虽然最大的好处不能告诉康熙,但在舒瑶身上认真的找一找,还是能找出优点的,“儿臣的福晋是个挺好的女子。”
“好在何处?”康熙放下折子,户部有胤禛和志远坐镇,他放心得很,不管谁欠了国库的银子,都能来连本带利的追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