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悠路_作者:醉夜吟(769)

  胤禛神展开了,好在蒙古懂汉学的不多,舒瑶应该能糊弄一些人,如果让她解释诗词的含义,误人子弟这名声怕是担上了,偏偏知道的人也说不出舒瑶到底哪说错了,谪仙人李白一生仕途不顺,这句话可不是自我安慰,指望着以后,可到死他也只是诗仙而不是名臣。

  康熙率领众人赶到了盛京城,按照舒瑶的建议,给了康熙最为质朴的迎接仪式,破损的城墙也没修复,被战火洗礼的盛京城原汁原味呈现到康熙皇帝面前。

  胤禛是个不善于争夺功劳的人,舒瑶却不能不cao心,让康熙自己看见总比别人告诉给他更好,军功太过耀眼,难免有眼红的抓住胤禛的错处大肆攻击,残破的盛京,仿佛硝烟不曾散去,仿佛血腥之气还在。

  舒瑶就是让那些眼红胤禛功劳的人知道,胤禛得的一切是拿xing命换来的,虽然耀眼,但却也是舍生忘死得到的,看小人们如何张得开口。

  康熙皇帝骑在马上,面容肃穆,道路两边虽然有迎接的百姓,但百姓脸上的劫后余生的庆幸,以及丧失亲人的痛苦,康熙还是能感受出一二来的,康熙心qíng沉重,如果没有胤禛死守,盛京怕是早就沦陷了,大清一旦失去了关外龙兴之地,中原的汉人定会有异动,反清复明的逆贼难保不借机而起到时天下会重新陷入战火中。

  康熙对胤禛此番所作所为越发的欣赏,胤禛的才华得到了完美的展现,文能安抚黎民,武能定国,还能为解救六部朝臣,为康熙皇帝排忧解难,四儿子没白养。

  路过一处残破的府邸时,康熙皱了皱眉,又路过一处康熙纳闷了,如果记忆没错的话,这几处拆得不成样子的府邸,不是王府就是贝勒府,“这是怎么回事?”

  “回万岁爷,奴才等响应四爷,四福晋的号召,拆了王府做滚石,四福晋说是赔钱的,然为国尽忠是奴才的本分,别说拆了王府,就是要了奴才的命,奴才也舍得。”

  康熙大笑道:“四阿哥拆得王府,朕给你们补上。”

  四儿媳妇爱财,还是别让她破财了。

  第四百零四章 封赏

  康熙皇帝的到来自然大肆封赏一番,胤禛表现得非常的良好,不自傲,不自大,经过志远调教,功劳是大家的。

  他的功劳在那里摆着,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到,何必再显摆?康熙皇帝对胤禛满意,守城的人满意,甚至连别的皇子也满意。

  因为胤禛冒死守下盛京,功劳巨大,康熙皇帝如果不封赏的话,又怎么封赏同为有守城之功的人?总不能康熙皇帝向天下人承认,他害怕儿子们不老实,才不给胤禛应得的封赏。

  康熙岂可在天下人面前露怯?既然赏了胤禛,康熙顺便将提升了成年皇子的爵位,胤禛理所当然的以军功进位雍亲王,康熙皇帝找了十足的理由,大阿哥进位为直亲王,三阿哥也成了郡王,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同为郡王,除胤祯因救援有功特例进位为郡王外,其余成年皇子具为贝勒。

  每次康熙打了胜仗之后,一般qíng况都会大封前朝后宫,他一直压着皇子们的爵位,最终要的原因是想等着太@@子登基后,给兄弟们施恩,此时太@@子身体不好,康熙皇帝为了大清江山着想,也不能指着太@@子一棵树上吊死,封了皇子,自然需要他们更为卖力的gān活,康熙皇帝做了两手准备。

  太@@子身体好转是最好不过,一旦太@@子承担不起江山社稷,康熙会在皇子们中间挑选一个适合的人继承皇位,遂这次康熙一改平时“小气”的作风,真正的大封皇子。

  康熙对儿子大方了,对有功的人封赏更重。这可是树立他仁君明君形象的大好机会,准许在盛京的空筒子王爷去京城兴建王府,这笔费用康熙会让内务府支出,胤禛剑斩的铁帽子郡王康熙虽然没有过多的表态,但是从言谈间流露出的意思看康熙不准备用他儿子承爵。

  郡王的侄子等纷纷活动起来,康熙默许之。书逸因为还驻扎在蒙古,康熙让人送去圣旨,此时志远上书恳请康熙册封书轩为忠勇公爵嗣子,康熙皇帝允之,暗赞志远是位好阿玛。

  同时他对书逸的封赏便不会觉得为难,书逸不仅于朝廷有功,最重要的是他娶的妻子是科尔沁郡主,康熙大笔一挥,以军功封书逸位勇毅伯,并借着太皇太后的懿旨赐婚于郡主。

  功臣赏完了,康熙少不得给后宫的女人封赏,因为他不再立后,封佟贵妃为皇贵妃,佟贵妃成了副后,在没有皇后压着的qíng况下,她就是后宫中地位最高的女人,太@@子妃在她面前再也不敢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