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瑶站起来,激qíng澎湃的挥了挥手说:“额娘完全可以创造一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业啊,后世史书会浓墨重彩的记载一笔——史上最qiáng悍的德嫔。你想想纵观历史有多少位皇后?她们中出名的寥寥无几,额娘怎么也成不了皇后吧,只要你同十四地位稳固,额娘的日子就会好过呢。”
“皇阿玛不是说过不再立后么,皇贵妃娘娘无子的,名下也没儿子,有出自佟家,最合适了,比所有人都合适。”
胤禛有些出神,亦有些哭笑不得,最后两句话很有条理,至于前面的史上最qiáng悍的嫔,胤禛确信德嫔不会象舒瑶那么想的,她在紫禁城里不见得怎么难过憋屈,满心打算借着两个儿子的东风进位,谁知道什么都没等到。
“大清的规矩是子以母贵,皇阿玛是绝了爷同十四弟的心思,爷还好说,一直不想争什么,可十四弟……”
听着胤禛怅然的话语,舒瑶撇了撇嘴:“你这句话说的不妥,十四想要争,不在子以母贵上,他总是缠着你,你还看不出来?我觉得十四的想法,可能也是为了你。”
舒瑶对于胤祯的奉献jīng神还是挺敬佩的,私底下没少给胤禛活动,他同简亲王等宗室子弟不知道谋划什么。
胤禛愕然一瞬,他被梦境影响到了,十四弟对他一片赤诚,胤禛苦笑:“爷还没你看得明白。”
舒瑶美滋滋的接受了胤禛的夸奖,继续说:“虽然规矩是子以母贵,但是这贵字?我觉得 老祖宗定下的贵,不单单指地位吧,要是指位份的话,规矩不是得改成子以母位份为尊?先帝继位时,太皇太后还是个妃子啊,前头不也有麟趾宫贵妃吗?太皇太后德才以贵,才有先帝继承帝位。”
“你怎么会知道?”胤禛眸子一亮,他似不认识舒瑶一样“谁同你说的?”以她的思路能想到这一点吗?
舒瑶眨了眨眼睛:“额娘咙,她说了很多呢,我就记住这一点,四爷想听的话,回京找额娘吧。”
胤禛拽住舒瑶的胳膊,将她抱起,嘴角微扬:“爷就想听你说。”
---------------------END------------------
第四百零五章 不做
许是怕了舒瑶的胡搅蛮缠,康熙召见了犒赏了有功之臣,就是没单独召见过曾经同胤禛一起返回盛京城的舒瑶,同王爷贝勒福晋一起觐见的舒瑶显得安静而端庄,她的做派让坐在高位上的康熙既觉得欣慰,有感觉阵阵的胃疼。
因大多是是福晋命妇,康熙称赞了她们几句,为丈夫分忧,同丈夫同生共死等等话侯,给了每个人的赏赐,便让她们回去,期间并没给舒瑶说话的机会,康熙可不想让人知道舒瑶经常的憋屈他。
当然康熙给舒瑶的赏赐是最重的,事实上康熙听了舒瑶在盛京攻防战中所作所为后,真是从心里往外的高兴,顺带看着胤禛也越发的顺眼。
有忠贞能gān的贤妻,康熙自动忽略了胤禛女人少的事事,侧福晋妾侍不过是个调剂,多同少对胤禛是不是能gān不冲突,况且胤禛受志远那套纳妾耽搁正事的说辞影响,全心全意为康熙办事,虽然有时懒了一些,但凡是jiāo代给胤禛做的事qíng,他总是保质保量的完成。
康熙不免有些神展开,“李德全,你去给雍亲王传朕的旨意,让他们夫妻明日去蒙古,代替朕会见蒙古王公。”
“嗻。”
“命十四阿哥领兵随行。”
“嗻。”
李德全去传圣旨,康熙合了一下眼睛,丝毫不理会由他这道圣旨引起的波澜,前一次康熙让胤禛去蒙古,是给远嫁的公主做主,但这次是代替康熙会见蒙古王公,谁能代替康熙?唯有如今坐镇京城的太子爷。蒙古诸部一直是大清可靠的盟友,虽然没以前重要,但满蒙结盟是祖宗留下的传统,象征意义还在。
虽然是会见,但也代表着蒙古诸部对大清的臣服,尤其是最近他们一直向西征讨,出现了葛尔丹奇袭的事qíng后,蒙古骑兵比以前更为重要了,此时会见蒙古王公大多是安抚拉拢,雍亲王担当此差事,不仅是康熙对他守下盛京的奖赏,想深一层怕是雍亲王已经简在帝心,康熙皇帝重视信任胤禛,这是对很多皇子都没有过的信任。
凡是对帝位有心思的皇子阿哥,对胤禛身上承担的差事格外眼红,胤禛接到圣旨后,常常的叹了一口气,同舒瑶收拾行囊,一大早出了盛京,早走一会,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