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大夫眼中异彩连连,一直偷偷摸摸传承下来的医术被人认可了,而且是被天家的公主,一个被huáng院首称赞的公主认可了,这于他,或者说于他们胡家来说,是个很大的机会,他们家的针灸,说不定有了面世的机会。
“怎么,是不能外传的吗?”看胡大夫不说话,qíng儿微微皱眉,这种敝帚自珍的做法会让许多好东西失传,她却也什么都做不了。
胡大夫回过神来,连连摇头,“不是,当然不是,只是……我只是很高兴,这门针灸虽然是我们胡家子孙必学的,家族内部也互相施针学习,但是胡家的先祖为此付出的代价让我们不敢用这门医术救人,能听到公主的认同,让我看到了希望。”
“那么当年,为什么你会想用针灸救那个妃子呢?你该知道,送命的机率相当大。”
胡大夫苦笑,“我xing子受不得拘束,当年是为了家族进宫,在太医院一呆就是七八年,而且那时候还年轻,总想为这门明明很神奇,却只能偷偷传承的医术找个光明正大面世的机会,想着只要治好了那位娘娘,就能让大家接受针灸,可是……呵呵,结果如何公主也知道了,要不是huáng院首以命担保,不要说我,大概整个胡家都会遭殃。”
第一百七十五章
qíng儿当然知道结果,轻轻敲了敲扶手,不给他过多的希望,“从医学上来说,我当然希望这门医术可以发扬光大,可是大家能接受多少,这点谁也无法保证。”
“糙民明白,原本胡家就以为又只能把希望放在下一辈身上了,公主的认同已经给了糙民很大的希望。”
指了指桌上那一套银针,qíng儿改了话题,“可以见识一下胡大夫的银针吗?我也想知道胡大医的和我从医书上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
胡大夫赶紧起身告罪,人家堂堂公主之身,大老远跑来可不是为了要听他诉苦的,“请公主稍等。”
很快,胡大夫拿着一个小箱子出来,打开小箱子,上面一层空着,拿开那层盒子,底部放着的便是胡家代代相传的银针。
qíng儿接过,在桌子上摊开,和自己那套做对比,细细端详了会,“好像大致相同,就是比你的还少了些,胡大夫你来看看。”
让开位置,让胡大夫去比较,qíng儿心跳隐隐有些快,真没想到在这里居然有会针灸的,让她的遗憾少了些。
胡大夫常年浸yin此道,对自己那套银针早就异常熟悉,此时也不再看自己的,拿起qíng儿那套细细端详,从针尖到针尾,无比认真,无一遗漏。
摸了摸那两撇小胡子,这位大夫的形象其实更像是位帐房先生,“公主,这针不论是取材还是做工都是极好的,但是还不够jīng细,我们家族有专门的渠道做这种针,公主要是不嫌弃,糙民让家族的人送一套过来,不知道公主可愿意在丰台郡多呆一些时日?”
“那我就不客气了,我最不缺的就是时间,不过我不想曝露身份,你看着安排。”
“是,糙民只会让父亲一人知晓。”胡大夫大喜,赶紧应道,他就怕公主不答应,他不是傻子,明确的知道这是胡家的机会,虽然离开了太医院,远离了皇城,但是该知道的消息他还是知道。
比如眼前这位公主如何得势,如何受宠,如何有本事,胡家屹立兴州几百年,还不包括曾经隐姓埋名的时候,关系网是肯定有的,而且不小,皇城那位皇院首便是胡家的座上客。
如果能得到安宁公主的认可,针灸之术从公主口里传出去,谁也不敢把她如何,而以往公主表现出来的高超医术也能让大家相信这种扎入人体内的针确实是能救命的。
qíng儿笑笑,这人是个聪明人,而且是个懂得潜藏的聪明人,往往这样的人一旦得势便能左右大局,好在,这位胡姓大夫心思用在了医术上。
感受到身边的人越来越不耐烦,qíng儿识趣的起身,“我在靠近城南的地方租了个房子,你熟悉这里,可以找到我的。”
“是,糙民明天一定登门拜访。”胡大夫紧跟着起身,躬身行礼道。
qíng儿没有再多说,径自离开,迎着夕阳走在回家的路上,百里莲奕心qíng有了些好转,侧首问道:“qíng儿,你不是想把这个针灸学到手吗?怎么这么快就离开了?”
qíng儿似笑非笑的看着前方,“我担心再呆下去有人会忍不住把济chūn堂给拆了。”